<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斯文人的詩詞(795首)

    561 《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 宋·陳普

    涵涵六合八肱裹,類聚化生何可紀。
    固然兩人陰與陽,大要一個不得已。
    所從無聲亦無臭,所出如彼復如此。
    成象效法森目前,大自三才小一蟣。

    562 《汪元思遺詩和意以謝》 宋·陳文蔚

    君道本公平,何嘗分彼此。
    總只在人心,渾然皆天理。
    推原賦予初,所鍾均粹美。
    賢愚同一轍,所行無意軌。

    563 《寄題吳子似所居二首·讀書亭》 宋·陳文蔚

    古人不可見,千卷留遺編。
    要非紙上語,至理實參前。
    列圣精微心,舍此將何傳。
    極本會於一,枝葉數萬千。

    564 《云間有懷》 宋·黃庚

    風流懷二陋,才名動三吳。
    荒冢今何許,千載空煙蕪。
    當時逞文筆,萬象爭先驅。
    有如明月璧,美價傾鴻都。

    565 《送陳茂卿赴興國教授》 宋·陸文圭

    彭城陳師道,三州一學官。
    高文曾蘇敬,偉節章趙嘆。
    百世所斯人,嫡孫承后山。
    君材中梓漆,壤錯榛與菅。

    566 《堯任舜禹行》 宋·釋文珦

    堯任舜禹,圣化日熙。
    二臣至德,惟堯克知。
    明良胥會,徵庸弗疑。
    佐命垂統,股肱綱維。

    567 《八哀詩·故秘書少監武功蘇公源明》 唐·杜甫

    武功少也孤,徒步客徐兗。
    讀書東岳中,十載考墳典。
    時下萊蕪郭,忍饑浮云巘.負米晚為身,每食臉必泫。
    夜字照爇薪,垢衣生碧蘚。

    568 《撫玉鏡》 明·葛高行文

    撫玉鏡之纖塵兮,光皎皎而虛明。
    睹此物之神圣兮,不淑見而心驚。
    始自軒轅之時兮,含碧水之青瑩。
    悲朱顏其易改兮,惟寸心之不更。

    569 《敬和道山堂慶瞻御書韻》 宋·文天祥

    墨灑天奎映籀紅,斯堂殿閣與俱隆。
    方壺圓嶠神仙宅,溫洛榮河造化工。
    列圣文章千載重,諸孫聲氣一時同。
    著庭更有邦人筆,稽首承休學二忠。

    570 《王性之自揚州迂路相訪于海陵荷其意厚非平日》 宋·晁說之

    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倉。
    每陵何所有,麋鹿畫成行。
    多倉多麋鹿,今也恨難忘。
    爰從本朝來,人物上國光。

    571 《正肅吳公挽詩二首》 宋·文同

    晁董文章重,夔龍德叢尊。
    簡編成故事,穹壤與長存。
    風旐飄寒陌,霜笳咽晚原。
    誰人碑有道,應不愧斯言。

    572 《秦詔》 宋·文同

    山流濯幽阬,銅篆發古耀。
    我行奉天縣,叟以百錢糶。
    讀之乃二世,元年所刻詔。
    謂法度量者,盡始皇帝造。

    573 《謁岱祠即事》 宋·晁補之

    澤南三百里,極望橫天云。
    云端色凝黛,諦視初可分。
    崢嶸介丘像,澒洞元氣屯。
    頃刻有變化,慘澹殊明昏。

    574 《送陳表道宰南豐》 宋·樓鑰

    與客出西郊,送子之南旴。
    子為名父子,才器真璠璵。
    乃翁老從臣,循吏追兩都。
    益公工擬人,謂比王仲舒。

    575 《有懷子肅讀其詩卷因成數語》 宋·趙蕃

    退之以文鳴,余事尤長詩。
    名家賈孟流,未必逾于斯。
    淵明工五言,亦有歸來辭。
    乃知意到處,百發無一虧。

    576 《送鄒給事》 宋·陳宓

    皇天佑我宋,袞袞生巨人。
    正學邁賈董,彤庭親選掄。
    聲名喧宇宙,勛業見寅亮。
    偉哉呂與李,王陳踵經綸。

    577 《喜寓軒張夢符侍郎下訪》 宋·方回

    事業更篇章,從來例姓張。
    茂先同晉軌,子壽振唐綱。
    云仍今接踵,月旦早名揚。
    神劍干將出,高冠獬豸昂。

    578 《送華仲實譯史入京》 宋·陸文圭

    蒼頡何代人,后乃有冰斯。
    智者能創物,此理不復疑。
    國朝重文字,設官如經師。
    君才實楚產,北學尤恢奇。

    579 《真宗御制二首》 宋·真宗

    五代衰替,六合摧離。
    封疆窮據,兵甲競馳。
    天顧黎獻,涂炭可悲。
    帝避靈命,濬哲應斯。

    580 《清廟》 先秦·詩經

    于穆清廟,肅雍顯相。
    濟濟多士,秉文之德。
    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
    不顯不承,無射于人斯。

    * 關于斯文人的詩詞 描寫斯文人的詩詞 帶有斯文人的詩詞 包含斯文人的古詩詞(7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