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斯從的詩詞(758首)

    721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但信莫狐疑,天自高兮地本卑。
    曉取聲聞歸至道,從來法則盡如斯。
    物情運化真純理,謾說周遮問不知。
    性識賢愚俱一體,善緣惡業影相隨。

    722 《已亥秋淮南客中懷故里朋游寄之》 宋·宋無

    行李依吳榜,飄蓬更楚鄉。
    山川歲云暮,風雨夜何長。
    此地從兵革,斯民復旱蝗。
    牙包懷賦粟,久渴望摧漿。

    723 《與蒙城知縣陳著作同賦吐綬鳥》 宋·蘇頌

    羽毛之美其類眾,雉曰吐綬世尤重。
    靈姿異稟來何方,有客攜持自咸雍。
    朱籠馴習繡墩調,珍貴不與常禽共。
    庭前愛玩不能已,欲買未有千金俸。

    724 《送鄭無忌南歸》 宋·蘇頌

    我家本南閩,處世若羈寓。
    侍親從宦游,東西遷者屢。
    因循歷年載,未識南中路。
    間歲至都城,始與里儒遇。

    725 《大夫七弟有慶新居二百四十言次韻和之》 宋·蘇頌

    勿謂衡茅陋,門墻亦僅全。
    山連京峴外,水接漕渠邊。
    喬木傍行列,幽花晚秀妍。
    子孫環舍后,兄弟對齋前。

    726 《恭謝慶成詩十韻》 宋·蘇頌

    圣孝當天世繼明,兩全能饗禮交行。
    路朝躬款三年報,齋寢先端七日誠。
    穹厚博臨通肸蠁,祖宗嚴祀極專精。
    冕章從質更新制,鐘虡鏗純復舊聲。

    727 《和諸君觀畫鬼拔河》 宋·蘇頌

    關中古有拔河戲,傳聞始盛隋唐世。
    長絙百尺人兩朋,遞以勇力相牽制。
    芳華樂府務夸大,黎園公卿謾輕肆。
    拔山扛鼎烏足矜,引繩排根非勝事。

    728 《古勸學行》 宋·蘇籀

    昔歲原伯魯,前日棘子成。
    所謂悉常事,野哉亦茍生。
    豈知負孔圣,義理如何行。
    善飯斯為福,食肉其堪盲。

    729 《送都屬八舍弟桂林買馬一首》 宋·蘇籀

    夷德貪婪漢財賄,莫惜金多能使鬼。
    噴玉難拘伏淑式,上駟超搖獻天子。
    子今叱雙湘南裔,桂嶺下下復高高,鳥驚獸駭征人喟。

    730 《遂安縣興學和詹本仁見贈詩》 宋·孫應時

    萬物野馬相追奔,百年夢境更起仆。
    是中諸妄要掃刮,努力良心自成就。
    舞雩春風沂水側,當日群公切磋究。
    大途九軌自可識,廣居安宅寧當僦。

    731 《奉和家大人將赴官舍留示及門之作》 宋·孫應時

    大學成功在九年,根牢干長到參天。
    斯須廢棄終身困,稂莠從來易滿田。

    732 《秋日程伯玉攜詩見過次韻》 宋·孫應時

    秋聲入梧桐,落葉驚甕牖。
    菊叢生細香,安排作重九。
    幽子曳杖吟,蓬門獨搔首。
    故人惠然來,新詩出瓊玖。

    733 《送周仲固運使之宮湖北》 宋·王洋

    梅花滿野春欲蘇,漢家使者臨重湖。
    使君作意不求異,解使愁歡成歡娛。
    往年奉法佐廷尉,縱遣狐兔誅封嵎。
    平生獄吏弄抓嘴,民不畏使從君初。

    734 《枯柏》 宋·王洋

    齋前兩柏樹,其大皆十圍。
    我初營屋時,正與兩柏期。
    其一傍北亭,其一近南籬。
    相去十步間,當夏無炎曦。

    735 《新隱四首·新亭》 宋·王洋

    題輿記榻得高賢,寄意真同物象先。
    收拾蕪萊成院落,{左尊右刂}量邊由占風煙。
    登臨斗覺今知要,云水從斯入畫傳。
    斫竹洞門無鎖鑰,時攜客枕一慵眠。

    736 《松阜弟於寶成寺祖墓之側營創別業為賦得閑亭》 宋·薛嵎

    陟巘心已清,復此風雨蔽。
    高人疏鑿余,理道頗超詣。
    卜筑諧素志,緇侶欣共濟。
    修竹尚無恙,巢鶴亦數世。

    737 《送胡康侯使湖南》 宋·楊時

    北溟有潛鱗,其廣數千里。
    揚鬐厲東海,泛泛等蜉蟻。
    百川競奔注,漫不見涯涘。
    寄之天地間,大澤礨空耳。

    738 《夜燒松明火次韻黃養正》 宋·于石

    銀爐熾炭麒麟紅,銷金帳暖熏籠烘。
    爨下有蠟可代薪,笑我夜寒癡坐然枯松。
    貧富貴賤何不公,安能排云叫呼天九重。
    空憐爾松生抱有用材,不遇匠石梁棟施帡幪。

    739 《次韻劉和德賦淵明》 宋·于石

    士之生斯世,身窮志彌篤。
    不惟氣浩然,亦是敦薄俗。
    淵明晉高士,志豈在微祿。
    不以進為榮,不以退為辱。

    740 《侍御王公去饒饒之士民數千萬人遮道攀轅又相》 宋·喻良能

    東嘉老先生,文字繼坡谷。
    治饒如京兆,三王豈其族。
    政成無一事,澹若處幽獨。
    追蹤古循吏,清凈非碌碌。

    * 關于斯從的詩詞 描寫斯從的詩詞 帶有斯從的詩詞 包含斯從的古詩詞(7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