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斷除的詩詞(299首)

    121 《臺城路(章靜山別業會飲)》 宋·張炎

    一窗煙雨不除草。
    移家靜藏深窈。
    東晉圖書,南山杞菊,誰識幽居懷抱。
    疏陰未掃。

    古詩三百首愛國憂國憂民

    122 《南歌子》 宋·權無染

    一點檀心紫,千重粉翅光。
    薔薇水浸淡鵝黃。
    別是一般風韻、斷人腸。
    有艷難欺雪,無花可比香。
    尋思無計與幽芳。
    除是玉人清瘦、道家妝。

    123 《念奴嬌》 宋·沈唐

    杏花過雨,漸殘紅零落,胭脂顏色。
    流水飄香人漸遠,難托春心脈脈。
    恨別王孫,墻陰目斷,手把青梅摘。
    金鞍何處,綠楊依舊南陌。

    124 《木蘭花令(柳)》 宋·王觀

    銅駝陌上新正后。
    第一風流除是柳。
    勾牽春事不如梅,斷送離人強似酒。
    東君有意偏撋就。
    慣得腰肢真個瘦。
    阿誰道你不思量,因甚眉頭長恁皺。

    125 《木蘭花令(柳)》 宋·王觀

    銅駝陌上新正后。
    第一風流除是柳。
    勾牽春事不如梅,斷送離人強似酒。
    東君有意偏撋就。
    慣得腰肢真個瘦。
    阿誰道你不思量,因甚眉頭長恁皺。

    126 《二郎神(西施浣沙磧)》 宋·周弼

    浪花皺石,飐夜月、欲移還定。
    想白苧烘晴,黃蕉攤雨,人整斜巾照領。
    剪斷鮫綃何人續,黯夢想、秋江風冷。
    空露漬藻鋪,云根苔甃,指痕環影。

    127 《氏州第一》 宋·鄭熏初

    開遍來禽,春事過也,江南倦客心苦。
    料理花愁,銷磨酒病,還是年時意緒。
    寒淺香輕,早一霎、朝來微雨。
    柳曲聞鶯,河橋信馬,旋題新句。

    宋詞精選詠物寫花

    128 《霜天曉角》 宋·華岳

    情刀無斷。
    割盡相思肉。
    說后說應難盡,除非是、寫成軸。
    貼兒煩付祝。
    休對傍人讀。
    恐怕那懣知后,和它也淚瀑漱。

    129 《金盞子》 宋·詹玉

    雨葉吟蟬,露草流螢,歲華將晚。
    對靜夜無眠,稀星散、時度絳河清淺。
    其處畫角凄涼,引輕寒催燕。
    西樓外,斜月未沈,風急雁行吹斷。

    130 《喜遷鶯(和老人詠梅)》 宋·詹玉

    世情冰盡。
    算耐久只是,隴頭芳信。
    惆悵人間,幾千年□,留得陸郎余韻。
    朔云解識花意,遮斷疏狂蝶粉,歲寒了,狂風傳香遠,月移影近。

    131 《念奴嬌(梅花)》 宋·陳紀

    斷橋流水,見橫斜清淺,一枝孤裊。
    清氣乾坤能有幾,都被梅花占了。
    玉質生香,冰肌不粟,韻在霜天曉。
    林間姑射,高情迥出塵表。

    132 《祝英臺近(為自得齊賦)》 宋·止禪師

    水空流,心不競,門掩柳陰早。
    蕓暖書薌,聲壓四檐悄。
    斷塵飛遠清風,人間醒醉,任蝶夢、何時分曉。
    古音少。

    133 《綺懷十六首》 清·黃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輕,得人憐處最分明。
    千圍步障難藏艷,百合葳蕤不鎖情。
    朱鳥窗前眉欲語,紫姑乩畔目將成。
    玉鉤初放釵初墮,第一銷魂是此聲。

    古詩三百首愛國壯志

    134 《一枝花·不伏老》 元·關漢卿

    〔一枝花〕攀出墻朵朵花,折臨路枝枝柳。
    花攀紅蕊嫩,柳折翠條柔,浪子風流。
    憑著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殘柳敗休。
    半生來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臥柳。

    散曲抒情生活

    135 《蘇武慢·寒夜聞角》 清·況周頤

    愁入云遙,寒禁霜重,紅燭淚深人倦。
    情高轉抑,思往難回,凄咽不成清變。
    風際斷時,迢遞天涯,但聞更點。
    枉教人回首,少年絲竹,玉容歌管。

    婉約寒夜聞聲感傷

    136 《女冠子·四月十七》 唐·韋莊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
    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
    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宋詞三百首愛情離別相思

    137 《荊軻刺秦王》 兩漢·劉向 編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138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39 《駁復仇議》 唐·柳宗元

    臣伏見天后時,有同州下邽人徐元慶者,父爽為縣吏趙師韞所殺,卒能手刃父仇,束身歸罪。
    當時諫臣陳子昂建議誅之而旌其閭;且請“編之于令,永為國典”。
    臣竊獨過之。
    臣聞禮之大本,以防亂也。

    古文觀止議論

    140 《五人墓碑記》 明·張溥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道,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
    嗚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況草野之無聞者歟?獨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贊頌寫人碑記

    * 關于斷除的詩詞 描寫斷除的詩詞 帶有斷除的詩詞 包含斷除的古詩詞(2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