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斜衣的詩詞(798首)
521
《見鄉人程大》 明·任原
少年策馬辭鄉邑,落魄天涯幾秋色。
鳳池昨遇故鄉人,不道姓名應不識。
布衣拂卻長安塵,相看感嘆念情親。
青春作客無遠近,白發從軍多苦辛。
523
《南京行》 明·孫蕡
南京自古說豪雄,遠勝秦中與洛中。
吳越千山高拱北,巴江一道遠朝東。
秦淮水入丹陽郭,北固城連六代宮。
岌?石頭如踞虎,逶迤鐘岳似盤龍。
524
《京華秋興(三首)》 明·王鴻儒
漭漭黃云覆白沙,鐵衣萬騎迫中牙。
氈裘逾漠烽才息,虎帳傳餐士不嘩。
金矢射糜寒磧遠,玉鞭盤馬夕陽斜。
凱歌入塞期非遠,鵠望應憐百萬家。
525
《題梅花卷為顧御史賦》 明·王璲
我家家在吳山住,路入梅花最深處。
天空歲晚雪紛飛,繞屋寒香千萬樹。
花時日日醉花邊,酒醒長吟花下眠。
聽到翠禽啼欲斷,任教明月照青天。
526
《己酉練圻寓舍詠雪》 明·王彝
青龍己酉豐稔葉,歲星一終旬日浹。
天容黃黃風氵疌々正好,云同八表不見葉。
漏促辰酉日車跲,目眩空花氣屢懾。
凍指欲墮數蓂莢,股栗匪由冰上踏。
527
《賦得深閨秋織》 明·徐勃
深閨秋色早,中婦倚流黃。
寒杼傳聲切,殘絲結縷長。
壁間聞促織,錦上見鴛鴦。
斷綆金刀疾,拋梭玉釧忙。
528
《白雁》 明·徐舫
出塞風沙不浣衣,要分秋色占鷗磯。
遠書玉宇傳霜信,斜落銀箏映冷暉。
楚澤云昏無片影,湘江月黑見孤飛。
當年系帛還蘇武,漢節仍全皓首歸。
529
《秋日江館寫懷》 明·徐璲
水國天寒樹影稀,西風又見雁南飛。
郢中《白雪》無人和,湖上青山有夢歸。
獨對浮云傷往事,驚看秋草又斜暉。
十年浪跡煙波外,滿眼塵氛未拂衣。
531
《題美人春睡圖》 明·袁宗
東風小院闌干曲,滿地梨花涴香玉。
金囟晝靜燕初閑,火養沉煙一絲綠。
美人消瘦桃花肌,春腰玉減一尺圍。
碧紗帳小蟬翅薄,睡損舞裙金縷衣。
532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533
《揭天謠(九首)》 明·周玄
呼天走馬指千里,刺龍血濺秋杯水。
直欲三澆壯士衣,莫教空瘞苔花紫。
白煙戛城滴鉛粉,鬼燈翳墻星隱隱。
斜飛敗草濕露光,玉門一滴牽秋腸。
534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535
《次韻奉答東橋》 明·朱應登
張衡未老賦歸田,地燒菑理術阡。
世路風波甘息足,貧家衣食愿逢年。
窗臨茂樹清陰直,門對斜川小徑偏。
愛逐西鄰沮溺飲,巾車乘醉穩如船。
537
《巫山》 宋·蘇軾
瞿塘迤邐盡,巫峽崢嶸起。
連峰稍可怪,石色變蒼翠。
天工運神巧,漸欲作奇偉。
坱軋勢方深,結構意未遂。
538
《四時詞》 宋·蘇軾
春云陰陰雪欲落,東風和冷驚羅幕。
漸看遠水綠生漪,未放小桃紅入萼。
佳人瘦盡雪膚肌,眉斂春愁知為誰。
深院無人剪刀響,應將白纻作春衣。
539
《漁父四首》 宋·蘇軾
漁父飲,誰家去,魚蟹一時分付。
酒無多少醉為期,彼此不論錢數。
漁父醉,蓑衣舞,醉里卻尋歸路。
輕舟短棹任斜橫,醒后不知何處。
* 關于斜衣的詩詞 描寫斜衣的詩詞 帶有斜衣的詩詞 包含斜衣的古詩詞(7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