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斜意的詩詞(906首)

    721 《游岝崿山》 宋·劉過

    倦游華發老飄飄,意氣依然在九霄。
    努力尚能登岝崿,廢詩那可寄參寥。
    欹斜古寺云為屋,稱由溪流石架橋。
    安得柳間桃李動,丹青吾欲畫生綃。

    722 《雨華臺次胡仲芳韻》 宋·劉過

    寒意濕煙草,浮生吹浪花,繞臺皆峻嶺,陳跡一飛霞。
    子醉辭吐鳳,吾狂字落鴉。
    兒童應笑客,風飐角巾斜。

    723 《原仲致中寄梅雪二詩再次前韻》 宋·劉子翚

    飲了意行忘遠近,翛翛老眼入疏梅。
    愁邊賞味平生劇,亂后橫斜幾度開。
    勝韻撩詩頻呫囁,冷香薰夢破咍臺。
    莫將花客輕題品,自有渠儂十倍才。

    724 《夷山醉歌》 宋·汪元量

    嗚呼再歌兮花滿臺,好月為我光徘徊。
    人生在世不滿百,紛華過眼皆成灰。
    夷山青青汴水綠,西北高樓咽絲竹。
    美人十指纖如玉,為我行觴歌一曲。

    725 《追和東坡梅花十絕》 宋·王之道

    真香暗逐微風遠,疏影低隨淡日斜。
    好在黃昏清淺意,一時收拾付詩家。

    726 《春日書事呈歷陽縣蘇仁仲八首》 宋·王之道

    公余槐柳轉斜日,吏散鳥雀來空庭。
    康成書帶可人意,坐見茸茸相對青。

    727 《游毛公洞六首》 宋·王之道

    徘徊銀穴送斜暉,散遣長須上翠微。
    青鳥似知予意確,故傳仙語傍人飛。

    728 《次韻蔡永叔雙頭芍藥》 宋·王之道

    反復新詩對月華,規模猶及正而葩。
    坐馳芍藥心先醉,身老江湖眼欲花。
    夜半已酬連理約,風前還見一枝斜。
    灘頭更下雙鸂鶒,併與妖紅作意夸。

    729 《和應資深九日游康樂園二首》 宋·王之道

    村落瀟瀟晚吹生,斜陽天際與林平。
    黃花照眼吟肩聳,紅袖扶頭醉帽輕。
    可慣探題仍擊缽,敢辭償令獨浮觥。
    相逢又復驚相別,樽酒何妨意氣傾。

    730 《四祖山》 宋·王之道

    黃梅西去一舍許,奔走龍天瞻四祖。
    師今何往昔何來,占斷金沙長作主。
    須知至道本不滅,豈獨高名固非取。
    偶傳衣缽斷三世,遂配云中詔千古。

    731 《鶯啼序》 宋·吳文英

    橫塘棹穿艷錦,引鴛鴦弄水。
    斷霞晚、笑折花歸,紺紗低護燈蕊。
    潤玉瘦、冰輕倦浴,斜拖鳳股盤云墜。
    聽銀床聲細。

    愛情荷花

    732 《雙雙燕·小桃謝後》 宋·吳文英

    小桃謝後,雙雙燕,飛來幾家庭戶。
    輕煙曉暝,湘水暮云遙度。
    簾外馀寒未卷,共斜入、紅樓深處。
    相將占得雕梁,似約韶光留住。

    733 《甘州/八聲甘州》 宋·張炎

    記玉關、踏雪事清游。
    寒氣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
    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州。

    宋詞三百首婉約

    734 《西子妝慢/西子妝》 宋·張炎

    白浪搖天,青陰漲地,一片野懷幽意。
    楊花點點是春心,替風前、萬花吹淚。
    遙岑寸碧。
    有誰識、朝來清氣。

    735 《次韻劉美中早朝》 宋·朱翌

    鳳凰山下鳳凰城,輦路凌霄遡紫清。
    秋入九天風露冷,云藏五玉佩環聲。
    虞淵出日升黃道,織女斜河轉啟明。
    郁郁安能久居此,君王有意待還京。

    736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737 《不雨遣悶》 明·劉基

    池上芹泥即漸干,梁間燕子拾蟲難。
    綠窗無限傷春意,看盡斜陽更倚闌。

    738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7》 明·唐寅

    月臨花徑影交加,花自芳菲月自華。
    愛月遲眠花尚吐,看花起早月方斜。
    長空影動花迎月,深院人歸月伴花。
    羨卻人間花月意,捻花玩月醉留霞。

    739 《贈沈真仲征士》 明·楊基

    花落滿煙莎,蘭舟喜見過。
    壯心丹未已,愁鬢綠無多。
    小燕斜斜舞,新鶯婉婉歌。
    都將舊游意,一笑付江波。

    740 《題宋周曾秋塘圖(有序)》 明·楊基

    右宋周曾《秋塘圖》一卷,前元皇姊大長公主所藏也。
    前有皇姊圖書印記,后有集賢翰林諸詞臣奉皇姊教旨所題
    ,自大學士趙世延、王約而下凡十六人。
    時鄧文原、袁伯長俱為直學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師,

    * 關于斜意的詩詞 描寫斜意的詩詞 帶有斜意的詩詞 包含斜意的古詩詞(9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