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斜徑的詩詞(520首)
264
《城山國清塘》 宋·余謙一
湖光山色酒杯中,此會那知一笑同。
風暖空巖落松子,雨晴新漲沒鳧翁。
隔林村落微茫見,一徑禪房曲折通。
老艾當年題品處,斜陽無語想高風。
265
《題三角亭》 宋·俞汝尚
奇哉山中人,搆此池上宇。
蕙徑斜映帶,林煙盡吞吐。
春無四面花,夜欠一簾雨。
寄傲足有余,何須循廣廡。
266
《鳳山閣》 宋·張徽
舉頭何處認京華,鳳閣層層出亂霞。
山勢轉來雙徑曲,水聲分去一川斜。
丹青隱映林間焙,黑白微茫石上畬。
遇興每須窮日夕,檻邊修竹砌邊花。
267
《延福寺》 宋·張守質
步入禪關一徑賒,攝衣登眺夕陽斜。
金谿碧落千條練,紫塔光涵五色霞。
月擊扁舟漁火渡,風清古碣隱君家。
游人亦臥東山麓。
醉倚煙蘿學種瓜。
268
《題山宮法安院》 宋·章得象
路入青青數里松,上方樓閣一重重。
千尋練掛雙流瀑,六曲屏開四面峰。
幽鷺獨翹藏翠竹,啼猿相對答疏鐘。
留連不忍催歸騎,回首斜陽煙霧濃。
269
《游石窗》 宋·趙汝績
玉妃箋天收雪權,東皇領春行人寰。
恍如身在五云表,游到海上神仙山。
翠鳳婀娜竹夾道,蒼龍偃蹇松當關。
壽藤絡崖半青白,文蘚繡徑全斕斑。
270
《賦玉巖》 宋·趙希融
君不見陶令門前栽五柳,聊為折腰辭五斗。
歸來三徑足歡娛,琴書得趣人誰有。
又不見和靖卜築臨西湖,湖山勝景天下無。
至今疏影橫斜句,人與梅花其清癯。
271
《林處士幽居》 宋·鄭昂
山籬短短徑斜斜,屋子三間竹半遮。
歲饉無僧供菜把,天寒有鶴守梅花。
武陵流水非秦世,姑孰青山落謝家。
共約春晴草芽動,杖藜攜酒踏晴沙。
272
《獲國寺》 宋·周振
碧云紅樹萬山秋,躡蹬攀蘿徑轉幽。
斜日荒荒巖際下,細泉淺淺寺前流。
蕭梁賜額各猶在,石塔藏碑字尚留。
千載廢興直夢幻,青燈夜雨思悠悠。
273
《夏日漫書》 元·黃溍
枕上初殘柏子香,鳥聲簾外已斜陽。
碧山過雨晴逾好,綠樹無風晚自涼。
芳歲背人成荏苒,好詩和夢落蒼茫。
羊求何不來三徑,門掩殘書滿石床。
274
《題吳仲圭平遠圖》 明·鮑恂
蒼山遙遙幾千里,綠樹參差碧煙起。
雙帆忽從江上歸,影落斜陽濕秋水。
林陰蒼莽鳥不飛,石徑蹭蹬行人稀。
松根似可縛茅屋,沙尾亦足容漁磯。
275
《題指月庵》 明·冰如源
短扉將綠掩,小徑倚村斜。
老樹借藤葉,新桐布屋花。
漁歌傳外港,鷗夢立前沙。
靜者離言象,門題指月家。
276
《荊州雜詩七首》 明·蔡汝楠
迢遙樂平境,寥泬瀟湘空。
日月光相照,蘭椒氣未窮。
大招三楚內,余怨九秋中。
微有懷忠賦,誰當繼國風?雨氣余三峽,云彩藏孤臺。
278
《晚過施子》 明·蔡汝楠
霽景開芳宴,樽前落晚霞。
蟬聲經雨斷,鳥道入風斜。
幽徑過求仲,青山近謝家。
相看江上客,共惜九秋花。
279
《麗情曲》 明·蔡宗堯
蘭房過雨蕙徑空,綠云藹藹懷春風。
欹枕牙床睡初醒,胭脂汗濕羅衣紅。
鴛鴦牽繡絲未歇,軟瘦香肌倦如雪。
玉麟墮地渾不知,流蘇夜暖斜明月。
珠簾半卷春日高,海棠飛起雙蝴蝶。
280
《經海子》 明·常倫
積水明人眼,蒹葭十里秋。
西風搖雉榘,晴日麗妝樓。
柳徑斜通馬,荷叢暗度舟。
東鄰如可問,早晚卜清幽。
* 關于斜徑的詩詞 描寫斜徑的詩詞 帶有斜徑的詩詞 包含斜徑的古詩詞(5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