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斜倚處的詩詞(229首)

    161 《金縷曲(登高華蓋嶺和同游韻)》 宋·劉辰翁

    攜手登高賦。
    望前山、山色如煙,煙光如雨。
    少日憑闌峰南北,誰料美人遲暮。
    漫回首、殘基冷緒。

    162 《解連環》 宋·仇遠

    綺疏人獨。
    記芙蓉院宇,玉簫同宿。
    尚隱約、屏窄山多,□衾暖浪浮,帳香云撲。
    步襪蹁然,又何處、秦箏金屋。

    163 《永遇樂(綠陰)》 宋·蔣捷

    清逼池亭,潤侵山閣,雪氣凝聚。
    未有蟬前,已無蝶后,花事隨逝水。
    西園支徑,今朝重到,半礙醉筇吟袂。
    除非是、鶯身瘦小,暗中引雛穿去。

    164 《玉漏遲》 宋·蔣捷

    上,而圖西湖景于樓壁。
    翠鴛雙穗冷。
    鶯聲喚轉,春風芳景。
    花涌□香,此度徐妝偏稱。

    秋天西湖感慨

    165 《透碧霄》 宋·查荎

    艤蘭舟。
    十分端是載離愁。
    練波送遠,屏山遮斷,此去難留。
    相從爭奈,心期久要,屢更霜秋。

    宋詞三百首婉約豪放送別

    166 《清平樂(閨情)》 宋·李邴

    露花煙柳。
    春思濃如酒。
    幾陣狂風新雨后。
    滿地落紅鋪繡。
    風流何處疏狂。
    厭厭恨結柔腸。
    又是危闌獨倚,一川煙草斜陽。

    愛情女子

    167 《一翦梅》 宋·周文璞

    風韻蕭疏玉一團。
    更著梅花,輕裊云鬟。
    這回不是戀江南。
    只是溫柔,天上人間。
    賦罷閑情共倚闌。
    江月庭蕪,總是銷魂。
    流蘇斜掩燭花寒。
    一樣眉尖,兩處關山。

    人格

    168 《祝英臺近》 宋·蘇茂一

    結垂楊,臨廣陌,分袂唱陽關。
    穩上征鞍。
    目極萬重山。
    歸鴻欲到伊行,丁寧須記,寫一封、書報平安。

    169 《浪淘沙》 宋·李振祖

    春在畫橋西。
    畫舫輕移。
    粉香何處度漣漪。
    認得一船楊柳外,簾影垂垂。
    誰倚碧闌低。
    酒暈雙眉。
    鴛鴦并浴燕交飛。
    一片間情春水隔,斜日人歸。

    170 《風入松》 宋·侯置

    東樓煙重暗山光。
    春意墮微茫。
    小紅嫩綠勻如剪,黯無言、云渡澄江。
    沒處與人逍遣,倚蘭情寄斜陽。

    171 《風入松》 宋·侯置

    東樓煙重暗山光。
    春意墮微茫。
    小紅嫩綠勻如剪,黯無言、云渡澄江。
    沒處與人逍遣,倚蘭情寄斜陽。

    172 《永遇樂》 宋·奚岊

    一雁斜陽,亂蛩衰草,天凈秋遠。
    獨立西風,星星鬢影,疑被蕖霜染。
    蹇修何處,秋深湘水,隱約數峰青淺。
    想而今,亭亭皓月,共誰倚闌凄惋。

    宗教勸善

    173 《蘭陵王》 宋·黃廷璹

    絮花弱。
    吹滿斜陽院落。
    秋千外,無數小舟,綠水溶溶帶城郭。
    流光漫暗覺。

    傷春

    174 《曲游春(次韻)》 宋·趙功可

    千樹瓏罩,正蒲風微過,梅雨新霽。
    客里幽窗,算無春可到,和悉都閉。
    萬種人生計。
    應不似、午天閑睡。

    175 《祝英臺近》 宋·褚生

    倚危欄,斜日暮。
    驀驀甚情緒。
    稚柳嬌黃,全未禁風雨。
    春江萬里云濤,扁舟飛渡。

    回憶愛情抒情

    176 《瑣窗寒》 宋·蕭允之

    細雨收塵,輕寒弄日,柳絲掠道。
    桃邊杏處,猶記玉驄曾到。
    對東風、回首舊游,香銷艷歇無音耗。
    悵佳人、有約難來,綠遍滿庭芳草。

    177 《南鄉子·一葉碧云輕》 清·馮煦

    一葉碧云輕,建業城西雨又晴。
    換了羅衣無氣力,盈盈,獨倚闌干聽晚鶯。
    何處是歸程?
    脈脈斜陽滿舊汀。
    雙槳不來閑夢遠,誰迎?
    自戀蘋花住一生。

    婉約

    178 《金縷曲·次女繡孫》 清·俞樾

    次女繡孫,倚此詠落花,詞意凄惋。
    有云:“嘆年華,我亦愁中老”,余謂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廣其意,亦成一闋。
    花信匆匆度。
    算春來、瞢騰一醉,綠陰如許!萬紫千紅飄零盡,憑仗東風送去。

    婉約惜春抒懷

    179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80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 關于斜倚處的詩詞 描寫斜倚處的詩詞 帶有斜倚處的詩詞 包含斜倚處的古詩詞(2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