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斜似的詩詞(985首)
562
《梅》 宋·徐璣
是誰曾種白玻璃,京絕寒流一點奇。
不壓垅頭千百樹,最憐窗下兩三枝。
幽深真似離騷句,枯健獨如賣島詩。
吟到月斜渾未色,蕭蕭鬢影有風吹。
563
《舟過石門梁安峽》 元·黃鎮成
書畫船頭載酒回,滄洲斜日隔風埃。
一雙白鳥背人去,無數青山似馬來。
天際雨帆梁峽出,水心云寺石門開。
同游有客如高李,授簡惟慚賦峴臺。
564
《荼醾》 宋·盧梅坡
荼醾結屋是何年,風雨摧頹為愴然。
飛似綠珠樓上墜,困于畢卓甕間眠。
門前礙路旋移來,壓架欹斜緣作堆。
三月半時花正好,十年前是手親栽。
幽香早被風偷遞,小蕊那禁雨急催。
盡數折為神佛供,免教飛去臥蒼苔。
566
《夜坐》 金朝·蔡松年
吾生有幾事無涯,清夜漫漫嘆物華。
但愿聞鉦似疲馬,可能粘壁作枯蝸。
只今雪屋重衾濕,去歲梅溪醉帽斜。
終得蕭閑對床語,青燈挑盡短檠花。
568
《夢武昌》 元·揭傒斯
黃鶴樓前鸚鵡洲,夢中渾似昔時游。
蒼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鋪七澤流。
鼓角沈雄遙動地,帆檣高下亂維舟。
故人雖在多分散,獨向南池看白鷗。
569
《鎖窗寒 題玉山草堂》 元·錢霖
書帶生香,忘憂弄色,四窗虛悄。
茅茨凈覆,棟宇洗空文藻。
卷珠簾,雨痕暮收,綺羅靜隔紅塵島。
對紙屏素榻,拂潭煙樹,掃檐風條。
570
《夜泊塘沽》 近代·弘一
杜宇聲聲歸去好,天涯何外無芳草。
春來春去奈愁何,流光一霎催人老。
新鬼故鬼鳴喧嘩,野火燐燐樹影遮。
月似解人離別苦,清光減作一鉤斜。
571
《和虞智父登金陵清溪閣》 唐·徐珩
葉脫林梢處處秋,壯懷易感更登樓。
日斜鍾阜煙凝碧,霜落秦淮水慢流。
人似仲宣思故國,詩如杜老到夔州。
十年前作金陵夢,重撫欄干說舊游。
572
《梅四首》 宋·劉鑒
除香除影賦梅花,方許詩中擅作家。
怕俗似嫌羔作酒,高人頗稱雪煎茶。
參橫屋角霜初人,人倚闌干月欲斜。
夜冷玉肌愁入骨,金壺移入伴窗紗。
574
《滿庭芳·景傍清明》 宋·杏俏
景傍清明,日和風暖,數枝濃淡胭脂。
春來早起,惟我獨芳菲。
門外幾番雨過,似佳人、細膩香肌。
堪賞處,玉樓人醉,斜插滿頭歸。
575
《豫章逢故人歌》 宋·雙漸
樂天嘗日潯陽渚,舟中曾遇商人婦。
坐間因感琵琶聲,為托微詞寫深訴。
因重佳人難再得,故言何必曾相識。
今日相逢相識人,青衫拭淚應無極。
576
《登凌歊臺》 唐·許棠
平蕪望已極,況復倚凌歊。
江截吳山斷,天臨楚澤遙。
云帆高出樹,水市迥分橋。
立久斜陽盡,無言似寂寥。
577
《浪淘沙 冬景》 元·梁寅
錦樹分明上苑花。
晴花宜日又宜霞。
碧煙橫處有人家。
綠似鴨頭松下水,白于魚腹柳邊沙。
一溪云影雁飛斜。
578
《沁園春·漆點填眶》 元·邵亨貞
漆點填眶,鳳梢侵鬢,天然俊生。
記隔花瞥見,疏星炯炯,倚闌延佇,止水盈盈。
端正窺簾,瞢騰憑枕,睥睨檀郎長是青。
銷凝久,待嫣然一顧,密意將成。
579
《次韻》 元·于立
過雨收殘暑,西來水似天。
秋風生柁尾,明月落尊前。
慘澹依山寺,欹斜下瀨船。
清歌不成調,思爾枕書眠。
580
《虞山道中有懷》 元·郯韶
言偃宅前湖水東,千門楊柳綠搖風。
一篷山色斜陽外,半夜雨聲春夢中。
獨客年年如旅雁,行人草草似驚鴻。
芳洲杜若憑誰采,心逐寒潮處處同。
* 關于斜似的詩詞 描寫斜似的詩詞 帶有斜似的詩詞 包含斜似的古詩詞(9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