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齋屋的詩詞(281首)
221
《東平劉左車坎止春歌》 宋·張元干
先朝相國今幾家,我嗟夫子鬢已華。
瓊艘頗慣倒豪乳,老來手釀尊仍窪。
百年彈指法界觀,萬事過眼天女花。
聊學兒曹作春甕,喚客取醉無等差。
222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223
《懷妙老》 宋·吳則禮
屋頭風雨交,喚此耋老夢。
粥魚腹遽鳴,來作枕中供。
底處有可人,齋缽是日用。
時時要同盤,穿雪菜甲動。
224
《次韻張丞月試士人》 宋·陳造
居有齋庖教有官,諸生肯復計安閑。
充庭數貢知非遠,造物于人本不慳。
思苦得無金注拙,眼明終眩錦花斑。
自憐慣秉雌黃筆,案牘如今拄屋山。
225
《曲尺山云居寺》 宋·王灼
循溪上坡坨,溪亦因山曲。
行盡高深處,招提隱山腹。
往者灰燼馀,白塔但孤矗。
十年鬧斤斧,有此千間屋。
226
《題蔡生竹里茅檐似野航》 宋·胡寅
誅茅自結林中屋,林密先刪百竿竹。
南山獻狀漏南亭,北路行歌喧北曲。
誰知江海蔡中郎,歲晚棲棲泊嶺陽。
未有凈名方丈室,小齋聊寄錦江航。
228
《木蘊之國博遷居》 宋·樓鑰
寄齋今日又遷居,門巷相過五尺余。
王子何妨借人屋,淵明不必造吾廬。
大千眼里無非奇,三十乘中皆是書。
祀灶卜鄰無用爾,只今天上有鋒車。
229
《仲舅尚書生朝》 宋·樓鑰
去年生朝燕稽山,館舍朗朗屋百閒。
紅裙合樂飲徹旦,坐上眾客皆酡顏。
今年生朝半歸路,竹輿蕭蕭曉沖雨。
回頭風景非去年,當時賓客今何處。
238
《石鐘寺》 宋·周弼
山前削成面,山后不露骨。
何人戀巢居,結屋寄突兀。
多風鎖寒殿,頻雨閉石窟。
筍透獅子傾,草蔽鴟吻沒。
239
《次韻采菌》 宋·方岳
秋崖不慣大官肉,雪屋為出齋房芝。
山靈頗憐世味薄,風格略與詩情宜。
菘膰何但退三舍,蕨拳恨不同一時。
自尋墮樵了幽寂,豈料枯卉能神奇。
群仙餐霞吸沆瀣,豪貴蒸乳盛琉璃。
磚爐石鼎煮飛瀑,此妙勿令渠輩知。
240
《題王尉半竹》 宋·方岳
吾始過西齋,破於玉川屋。
中有山澤癯,雪燈共夜讀。
秋聲入雨聽,手攜墻下竹。
攜鋤斸荒苔,寧甘食無肉。
* 關于齋屋的詩詞 描寫齋屋的詩詞 帶有齋屋的詩詞 包含齋屋的古詩詞(2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