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齋聲的詩詞(762首)

    441 《法曲獻仙音》 宋·姜夔

    齋下瞰湖山,光景奇絕。
    予數過之,為賦此
    虛閣籠寒,小簾通月,暮色偏憐高處。
    樹隔離宮,水平馳道,湖山盡入尊俎。

    442 《醉桃源(和昌甫)》 宋·韓淲

    固窮齋里語吾生。
    言之必可行。
    扶疏夏木既啼鶯。
    更逢魚計成。
    多雅尚,少時情。
    滄浪漁父纓。
    高歌寧與俗爭鳴。
    朱弦疏越聲。

    443 《沁園春(次劉后村)》 宋·趙以夫

    秋入書幃,漏箭初長,熏爐未灰。
    向酒邊陶寫,韓情杜思,案頭料理,漢蠹秦煨。
    天有高情,世無慧眼,剛道先生是不齋。
    人都笑,這當行鋪席,又不成開。

    444 《酹江月(漫興)》 宋·劉辰翁

    遙憐兒女,未解憶長安、十年前月。
    徙倚桂枝空延佇,無物同心堪結。
    冷落江湖,蕭條門巷,猶著西樓客李舍人班舊節齋吳客,嘗言賞中秋之盛。
    恨無鐵笛,一聲吹裂山石。

    宋詞三百首婉約傷春

    445 《長亭怨慢》 宋·周密

    齋、西安令翁浩堂、郡博士洪恕齋,一時名流星聚,見為奇事。
    倅居據龜阜,下瞰萬室,外環四山,先子作堂曰嘯詠。
    撮登覽要,蜿蜒入后圃。
    梅清竹癯,虧蔽風月,后俯官河,相望一水,則小蓬萊在焉。

    446 《蝶戀花(東湖)》 宋·黃裳

    南北兩山驕欲斗。
    中有漣漪,莫道壺山小。
    落落情懷臨漂渺。
    駕言來處鈴齋悄。
    行到桃溪花解笑。
    人面相逢,競好窺寒照。
    醉步欹斜西日少。
    歡聲猶唱多情調。

    447 《蝶戀花(東湖)》 宋·黃裳

    南北兩山驕欲斗。
    中有漣漪,莫道壺山小。
    落落情懷臨漂渺。
    駕言來處鈴齋悄。
    行到桃溪花解笑。
    人面相逢,競好窺寒照。
    醉步欹斜西日少。
    歡聲猶唱多情調。

    448 《一剪梅》 宋·徐似道

    道學從來不則聲。
    行也東銘。
    坐也西銘。
    爺娘死后更伶仃。
    也不看經。
    也不齋僧。
    卻言淵子太狂生。
    行也輕輕。
    坐也輕輕。
    他年青史總無名。
    你也能亨。
    我也能亨。

    449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圖題詩》 清·鄭燮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題畫憂國憂民

    450 《觀潮》 宋·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
    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
    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初中文言文寫景散文

    451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 兩漢·司馬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452 《薛寶釵·雪竹》 清·環山樵

    大雪北風催,家家貧白屋。
    玉樹猶難伸,壓倒千竿竹。
    高節志凌云,不敢當滕六。
    君子本虛心,甘自低頭伏。

    寫雪詠物竹子

    453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宋·朱熹

    納湖
    詩筒連畫卷,坐看復行吟。
    想像南湖水,秋來幾許深。
    東渚

    詠物寫景抒懷壯志難酬隱居生活

    454 《登徒子好色賦》 先秦·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閑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
    愿王勿與出入后宮。
    "
    王以登徒子之言問宋玉。

    寫人

    455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456 《治安疏》 明·海瑞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
    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

    奏疏

    457 《和謝舍人洊震》 宋·梅堯臣

    盛夏萬物當長養,驕陽不雨誰為憂。
    天無纖云野赬色,草木焦卷如經秋。
    南陽太守自引咎,不以天時為怨尤。
    齋精潔慮祠望內,僚屬奔從無停輈。

    458 《贈別芝麓先生,即用其題《烏絲詞》韻》 清·陳維崧

    四十諸生,落拓長安,公乎念之。
    正戟門開日,呼余驚座;燭花滅處,目我于思。
    古說感恩,不如知己,卮酒為公安足辭?吾醉矣!纔一聲河滿,淚滴珠徽。
    昨來夜雨霏霏,嘆如此狂飆世所稀。

    459 《僻居謝何明府見訪》 宋·伍喬

    公退琴堂動逸懷,間披煙靄訪微才。
    馬嘶窮巷蛙聲息,轍到衡門草色開。
    風引柳花當坐起,日將林影入庭來。
    滿齋塵土一床蘚,多謝從容水飯回。

    460 《劉行簡見借詩稿以長句歸之》 宋·沈與求

    文章偏忌聲名早,富貴政須門第好。
    了知二物不相關,風月膏粱兼者少。
    劉郎天韻真不凡,飛騰宜在蓬萊島。
    年來窮愁已到骨,只有珠璣落殘稿。

    * 關于齋聲的詩詞 描寫齋聲的詩詞 帶有齋聲的詩詞 包含齋聲的古詩詞(7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