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跡的詩詞(845首)
241
《寄友人》 唐·賈島
同人半年別,一別寂來音。
賴有別時文,相思時一吟。
我常倦投跡,君亦知此衿。
筆硯且勿棄,蘇張曾陸沉。
但存舌在口,當冀身遂心。
君看明月夜,松桂寒森森。
242
《贈李將軍》 唐·溫庭筠
誰言荀羨愛功勛,年少登壇眾所聞。
曾以能書稱內史,又因明易號將軍。
金溝故事春長在,玉軸遺文火半焚。
不學龍驤畫山水,醉鄉無跡似閑云。
246
《送德清喻明府》 唐·李頻
棹返霅溪云,仍參舊使君。
州傳多古跡,縣記是新文。
水柵橫舟閉,湖田立木分。
但如詩思苦,為政即超群。
248
《送徐群宰望江》 唐·邵謁
古人力文學,所務安疲甿.今人力文學,所務惟公卿。
大賢重邦本,屈跡官武城。
勸民勤機杼,自然國用并。
但見富貴者,知食不知耕。
251
《狂題十八首》 唐·司空圖
莫恨艱危日日多,時情其奈幸門何。
貔貅睡穩蛟龍渴,猶把燒殘朽鐵磨。
別鶴凄涼指法存,戴逵能恥近王門。
世間第一風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253
《重送朗州張員外》 唐·羅隱
朱輪此去正春風,且駐青云聽斷蓬。
一榻早年容孺子,雙旌今日別文翁。
誠知汲善心長在,爭奈干時跡轉窮。
酬德酬恩兩無路,謾勞惆悵鳳城東。
255
《岐王宅》 唐·羅隱
朱邸平臺隔禁闈,貴游陳跡尚依稀。
云低雍畤祈年去,雨細長楊從獵歸。
申白賓朋傳道義,應劉文彩寄音徽。
承平舊物惟君盡,猶寫雕鞍伴六飛。
256
《比紅兒詩》 唐·羅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257
《寄臺省知己》 唐·唐彥謙
久懷聲籍甚,千里致雙魚。
宦路終推轂,親幃且著書。
才名賈太傅,文學馬相如。
轍跡東巡海,何時適我閭。
258
《寄臺省知己》 唐·唐彥謙
久懷聲籍甚,千里致雙魚。
宦路終推轂,親幃且著書。
才名賈太傅,文學馬相如。
轍跡東巡海,何時適我閭。
260
《岐王宅》 唐·唐彥謙
朱邸平臺隔禁闈,貴游陳跡尚依稀。
云低雍畤祈年去,雨細長楊縱獵歸。
申白賓朋傳道義,應劉文彩寄音徽。
承平舊物惟君盡,猶寫雕鞍伴六飛。
* 關于文跡的詩詞 描寫文跡的詩詞 帶有文跡的詩詞 包含文跡的古詩詞(8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