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門許辯才,外學接宗雷。護法麻衣凈,翻經貝葉開。宗通知不染,妄想自堪哀。或結西方社,師游早晚回。
唐詩三百首小學古詩月亮思鄉
五月長齋戒,深居絕送迎。不離通德里,便是法王城。舉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精修無上道,結念未來生。
棲遲青山巔,高靜身所便。不踐有命草,但飲無聲泉。齋性空轉寂,學情深更專。經文開貝葉,衣制垂秋蓮。厭此俗人群,暫來還卻旋。
秋茅處處流痎瘧,夜鳥聲聲哭瘴云。羸骨不勝纖細物,欲將文服卻還君。
綠絲文布素輕褣,珍重京華手自封。貧友遠勞君寄附,病妻親為我裁縫。袴花白似秋去薄,衫色青于春草濃。欲著卻休知不稱,折腰無復舊形容。
翠巖幽谷高低寺,十里松風碧嶂連。開盡春花芳草澗,遍通秋水月明泉。石文照日分霞壁,竹影侵云拂暮煙。
二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燈燭一般風。不知歲月能多少,猶著麻衣待至公。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諫垣。奏章為得地,齰齒負明恩。金虎知難動,毛釐亦恥言。掩頭雖欲吐,到口卻成吞。
千年堯舜心,心成身已歿。始隨蒼梧云,不返蒼龍闕。宮女衣不香,黃金賜白發。留此奉天下,所以無征伐。至今汨羅水,不葬大夫骨。
(王夏之歌者,王出入之所奏也。四章,章四句)爣爣皎日,欻麗于天。厥明御舒,如王出焉。
邊塞戰爭愛國思鄉
高掛吳帆喜動容,問安歸去指湘峰。懸魚庭內芝蘭秀,馭鶴門前薜荔封。紅旆正憐棠影茂,彩衣偏帶桂香濃。臨岐獨有沾襟戀,南巷當年共化龍。
面蒙君賜自龍墀,誰是還鄉一襲衣。三品易懸鱗鬣赫,八絲展起彩章飛。夐為勝事垂千古,題作新詩啟七微。嚴助買臣精魄在,定應羞著昔年歸。
古詩三百首詠物
六窠只佩諸侯印,爭比從天擁冊歸。一軸郢人歌處雪,兩重朱氏著來衣。閩山秀已鐘君盡,洛水波應濺我稀。明日陪塵迎駟馬,定淮齋沐看光輝。
滋賦諴文侯李盛,終求一襲錦衣難。如何兩度還州里,兼借鄉人更剩觀。
念子才多命且奇,亂中拋擲少年時。深藏七澤衣如雪,卻見中朝鬢似絲。舊德在人終遠大,扁舟為吏莫推辭。孤芳自愛凌霜處,詠取文公白菊詩。
孫家虛座吊諸孤,張叟僧房見手書。二紀歡游今若此,滿衣零淚欲何如。腰間金印從如斗,鏡里霜華已滿梳。珍重遠公應笑我,塵心唯此未能除。
懷才不遇失意
玉皇前殿掌書仙,一染塵心下九天。莫怪濃香薰骨膩,云衣曾惹御爐煙。
妾家本住鄱陽曲,一片貞心比孤竹。當年二八盛容儀。紅箋草隸恰如飛。盡日閑窗刺繡坐,有時極浦采蓮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