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文王的詩詞(235首)

    41 《送王季和文知施州二首》 宋·林表民

    皂蓋蠶叢去,青祗鳳歷頒。
    雪林猿叫峽,春院鳥啼山。
    文字傳三楚,恩威化八蠻。
    政成明主召,九虎啟天關。

    42 《送王季和文知施州二首》 宋·林表民

    宿幸依劉表,時蒙說項斯。
    方為感知賦,遽作送行詩。
    萬里通吳蜀,千山隔夢思。
    江頭野梅發,應記共吟時。

    43 《太倉過王文肅舊第》 清·閻爾梅

    婁江橋畔采芙蓉,俯仰金華舊鼎鐘。
    怪道主人常避客,應慚無淚哭神宗。

    44 《太倉過王文肅舊第》 清·閻爾梅

    子夜歌殘玉樹塵,江南花月變金鱗。
    孤帆直掛滄洲去,不吊烏衣巷里人。

    45 《王文孺臞庵》 宋·程敦厚

    待月凝云關,垂竿釣雪灘。
    虛窗搖冷翠,杰閣聳高寒。
    籠養千齡鶴,爐燒九轉丹。
    不須論許一,心目自清安。

    46 《王文孺臞庵》 宋·程敦厚

    壁上煙蘿子,窗前鴻素書。
    短籬開窈窕,嫩竹轉扶疏。
    世事霜前葉,聲名澗底樗。
    柴桑陶靖節,日暮荷歸鋤。

    47 《奉送三榮王子文游益昌》 宋·度正

    廉遜先生袖手間,徽猷學士屢開藩。
    行藏有道俱奇絕,誰似清名萃一門。

    48 《奉送三榮王子文游益昌》 宋·度正

    自修盟好諱言兵,競喜豐年賀太平。
    養得狐貍解猖獗,健兒還勝老儒生。

    49 《奉送三榮王子文游益昌》 宋·度正

    料得人人喜自新,爾民元是漢人民。
    君王仁對于天下,元帥慈祥也似春。

    50 《奉送三榮王子文游益昌》 宋·度正

    徽學諸孫亦俊游,舌端造化挽洪流。
    慨然投筆從裘馬,要學班超萬里侯。

    51 《題王文公祠》 宋·高孝璹

    虛名自看數椽廬,流毒於今幾卷書。
    擬代周颙報山鬼,移文逋客請先渠。

    52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宋·宋高宗

    大哉圣宣,斯文在茲。
    帝王之式,古今之師。
    志則春秋,道由忠恕。
    賢于堯舜,日月其譽。
    維時載雍,戢此武功。
    肅昭盛儀,海宇聿崇。

    53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宋·宋高宗

    德行首科,顯冠學徒。
    不遷不貳,樂道以居。
    食埃甚忠,在陋自如。
    宜稱賢哉,豈止不愚。

    54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宋·宋高宗

    天經地義,孝哉閔騫。
    父母昆弟,莫間莫言。
    污君不仕,志氣軒軒。
    復我汶上,出處休焉。

    55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宋·宋高宗

    懿德賢行,有一則尊。
    子也履之,成性存存。
    骍角有用,犁牛莫論。
    刑政之言,惠施元元。

    56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宋·宋高宗

    德以充性,行以澡身。
    二事在躬,日躋而新。
    并驅賢科,得顏與隣。
    不幸斯疾,命也莫伸。

    57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宋·宋高宗

    循良之要,在于有政。
    可使為宰,千室百乘。
    師門育材,治心扶性。
    退則進之,琢磨之柄。

    58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宋·宋高宗

    道義正己,文學擅科。
    為宰武城,聯以弦歌。
    割雞之試,牛刀謂何。
    前言戲爾,博約則多。

    59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宋·宋高宗

    辯以飾詐,言以致文。
    茍弗執禮,宜奠釋紛。
    朽木糞墻,置不足言。
    言語之科,粗然有聞。

    60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宋·宋高宗

    升堂惟光,千乘惟權。
    陵暴知非,委質可賢。
    折獄言簡,結纓禮全。
    惡言不耳,仲尼賴焉。

    * 關于文王的詩詞 描寫文王的詩詞 帶有文王的詩詞 包含文王的古詩詞(2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