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文治的詩詞(527首)

    461 《歲晏出沐感事內訟一首》 宋·宋庠

    山海有完士,希世無良籌。
    偶穿東郭履,遂別野人舟。
    不恥篆刻賦,來肩英俊游。
    私智甚鳧短,塵容若鴟愁。

    462 《丙寅法輪寺閱前賢碑板有感》 宋·項安世

    岣嶁峰前法輪寺,少林閣后訪碑軒。
    子宣介甫清詩在,雙井毗陵白牓縣。
    文本記成當國日,退之句就貶官年。
    從來治亂共無術,只在諸人進退邊。

    463 《五月四日賀楊秘書知吉州五十韻》 宋·項安世

    自識楊夫子,于今十二年。
    甲辰來右淛,丁未向西川。
    逆旅初聞譽,摳衣亟致虔。
    未能情款款,已覺志拳拳。

    464 《李萬州挽詩》 宋·項安世

    令子裒遺事,而翁亦大奇。
    治安真有策,經濟遂無時。
    黃壤人間恨,斯文我輩推。
    生傅漢中什,死著十哀詩。

    465 《再用喜雪除夕二韻寄宗簡》 宋·陳傅良

    子歌我有感,我和子益悲。
    文武有天下,二南無變詩。
    陵夷及其季,小雅亦既衰。
    殷人早墜命,秦氏不及期。
    治身如治國,夭壽人所為。
    舊恙何時已,與子看前規。

    466 《送謝倅景英赴闕》 宋·陳傅良

    言詩必南雅,自鄶吾無譏。
    嗟余生已晚,觀人以觀詩。
    人情日變化,往事十九非。
    相從飾邊幅,欲語懷銜羈。

    467 《雜興》 宋·張镃

    漢代嘉唐虞,欲以儒理國。
    公孫談治道,純駁互失得。
    廣大語尤害,開邊心莫極。
    無怪淮南謀,日夜憚汲直。
    東閣禮諸賢,脫粟自為食。
    俗公此自文,后世有真識。

    468 《太平印歌》 宋·張镃

    修溪檢校閒桃李,暗記蒼苔唯屐齒。
    野鴛時看立汀沙,個字分明尤足喜。
    金駝銀鼻豈關念,夢月當窗印寒水。
    閨門瓜戍忽臨期。

    469 《挽齊齋倪尚書》 宋·劉宰

    南山有孤松,屹立幾尋丈。
    雪根雨露滋,藤蘿巧相傍。
    高柯撐青空,落落不可上。
    遼東白鶴歸,城郭固無恙。

    470 《臨川縣治古桂兩大株與葉潛仲鄔文伯飲花下》 宋·趙汝鐩

    雙桂相傳久,百年殊未衰。
    樹聯鋪葉密,根老著花遲。
    葩墜黏詩筆,香濃透酒卮。
    月中但孤影,安得兩安枝。

    471 《胡忠安公挽詩(四十韻)》 明·李東陽

    文廟臨朝日,英皇復辟年。
    我公臺鼎貴,臣職始終全。
    舊錫恩榮榜,仍居侍從員。
    皂囊繁出入,彤陛儼周旋。

    472 《送林子中知成都》 宋·孔武仲

    鞍馬覆山黑,旌旗垂野紅。
    問遠誰當行,太守臨蜀中。
    太守時之豪,學博文章工。
    人事未稱遂,崎嶇已巴東。

    473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474 《讀豫章集成柏梁體》 宋·陳棣

    元佑升平超治古,誕布人文化寰宇。
    道山翰苑郡仙處,一代文章繼周魯。
    斯道盟寒誰是主,眉山二老文章虎。
    眉山鑒裁高難與,網羅九萬摶風羽。

    475 《題范烏程松桂亭》 宋·陳棣

    誰云宰邑難,宰邑有真樂。
    但知弦歌趣,永謝塵勞縛。
    琴堂吏驚散,晝日垂朱箔。
    燒香對棐幾,文史資優學。

    476 《次韻葉夢符端午》 宋·陳棣

    吾邦重午節,興目皆可寓。
    游人肆喧闐,畫舫紛排布。
    溯風伐鼉鼓,擊楫觀競渡。
    驕豪務相夸,水陸爭治具。

    477 《病后寄鄭自正》 宋·陳宓

    臥病六十朝,尪羸欲顛躓。
    中虛苦暴下,外怯因多涕。
    風邪動感觸,寒熱肆留滯。
    百病果難堪,未免趣醫至。

    478 《送鄒給事》 宋·陳宓

    皇天佑我宋,袞袞生巨人。
    正學邁賈董,彤庭親選掄。
    聲名喧宇宙,勛業見寅亮。
    偉哉呂與李,王陳踵經綸。

    479 《勸學歌》 宋·陳普

    太極肇判兩儀生,其中人為萬物靈。
    人亦天地一物耳,獨以道義超眾形。
    立為三才中宇宙,發揮天地經人倫。
    茲事初非外爍伐,毫發皆奮七尺身。

    480 《儒家秋》 宋·陳普

    講堂寂寂夜鳴蛩,苦為兒曹課日功。
    道體渾淪參太極,皋比冷落坐西風。
    研硃點易露華白,剪燭談經帳影紅。
    禮樂斯民開治教,閩中常袞蜀文翁。

    * 關于文治的詩詞 描寫文治的詩詞 帶有文治的詩詞 包含文治的古詩詞(5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