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武才的詩詞(243首)
62
《玉燭新》 宋·秦觀
泰階開景運。
見金鎖綠沈,轅門春靜。
幾年淮海,煙波境、貯此風流標韻。
連天笳鼓,又催把、經綸管領。
63
《無題》 明·袁崇煥
記得相逢一笑迎,親承指教夜談兵。
才兼文武無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
慷慨裂眥須欲動,模糊熱血面如生。
背人痛極為私祭,灑淚深宵哭失聲。
64
《送竹嶼韓議事游邊》 宋·陳郁
風雪垂垂歲欲除,若為驅馬問長管。
才兼文武如君少,量納江湖近日無。
吟旅筆靈花璀璨,帶行刀古血模糊。
經從渭水須留款,恐有率心老釣徒。
65
《送蕭晉卿西行》 宋·李伯玉
上馬能擊賊,下馬能草檄。
蕭郎負此文武之全才,當臥元龍樓百尺。
屏山閱盡眼中人,磊落深沉只識君。
冷官不受人料理,拄笏時看西山云。
66
《挽薛艮齋》 宋·魏興祖
奧學傳伊洛,平生盡此心。
多聞推子貢,一唯妙曾參。
知識皆文武,才猷冠古今。
斯人苦斯疾,吾黨恨尤深。
67
《東武吟》 明·劉炳
壯年投筆去,手提三尺棰。
戎衣才至骭,短劍光陸離。
國士每自許,獨賴相公知。
解衣衣我寒,推食充我饑。
68
《贈青濰將謝承制》 宋·蘇軾
吾皇有意縛單于,槌破銅山鑄虎符。
驍將新除三十六,精兵共領五千都。
周王常德須攘狄,漢帝雄才亦尚儒。
君學本兼文武術,功名不必讀孫吳。
74
《上知府寇相公》 宋·魏野
文武稟全才,何人更可陪。
有官居鼎鼐,無宅起樓臺。
圣主詩方和,親王狀始回。
鎮臨求二陜,調燮輟三臺。
78
《送王夕拜移帥慶陽》 宋·強至
一月天書兩紫泥,朝持使節暮征西。
關中父老攀旗尾,閫外偏裨望馬蹄。
行色欲侵邊雪散,威聲先壓塞云低。
情勤佳客雙延辟,令肅強兵倍訓齊。
* 關于文武才的詩詞 描寫文武才的詩詞 帶有文武才的詩詞 包含文武才的古詩詞(2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