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宋百年間,人物兩漢上。堂堂司馬公,奧學邁舒同。廬陵祖韓孟,首以六經唱。升堂子曾子,功亦孟氏抗。
我在黃門夜燕歸,徑驅健馬疾若飛。馬蹄翻空身墮地,豈獨塵土沾人衣。徒行卻叩黃門宅,主翁醉睡驚倒屐。東軒大床許借我,筋骨屈強眠不得。
駐車凌云山,雖在官府中。平生著幽禪,意與方袍同。已杖菩薩竹,更來羅漢松。天姿特高潔,厚葉非蒙茸。
十里為一候,奔騰南海來。封章伯游切,詩句少陵哀。異縣歲月改,前年霜雪摧。筠籠今遠寄,珍重手親開。
我為應真來,欲結無生緣。不食中巖飯,但酌中巖泉。莫言一杯水,實具五味禪。請師問應真,此語然不然。
千圣相承惟道一,憂勤惕厲意尤深。至誠之理元無息,有息良非天地心。
性善之言一動心,至誠惻怛出天真。紛紛狗彘乾坤裹,獨有居廬啜粥人。
金馬文章坡潁氏,玉堂字畫獻羲之。得兼裒施棗此刻,價倍湖州校正詩。
已聞掛風帆,寧知掣其肘。緘自春山云,吟轉秋夜斗。文友有新錄,筆之自吾手。惓言桂山君,到死意愈厚。
海內風塵漲,人間日月忙。鬢霜催晚景,杯蟻負春光。聞道花成錦,空憐鳥似簧。眼前朱墨亂,無處話愁腸。
池塘不似昔年春,蝶亂蜂狂更惱人。莫傍花叢看婉娩,且懷詩卷誦清新。山林祗管縈魂夢,寰宇無端變劫塵。遙想江東憂未歇,可能熟醉巧謀身。
默默幽軒祗自知,天人一理未容欺。檐光坐揖青山入,窗影閒看白日移。休道囂塵侵晏宅,由來表里堪黃陂。思惟泯處全真現,存得靈龜笑朵頤。
服除有吊者,待廟至垂洟。亡於禮之禮,斯人其庶幾。
先人舊所理,汾曲有田廬。何意求聞達,彈琴自著書。
骨肉都還父母了,不知那個是那吒。一毛頭上翻身轉,一一毛頭渾不差。
巾山秋思俯晴江,樽酒懷人惜異邦。千里誰能攜客枕,一燈還此對寒窗,圣門莫忘心期遠,文鼎何妨笑力扛。去去成名深自警,白云飛處倚門雙。
龜齡昔禱五龍調,曰雨而雨若有期。我無能為此云役,云螭何事不相違。
危檣恰恰傍金山,風送船回勢莫攀。忘卻波濤望金碧,無邊閣上幾層欄。
沖濤逐浪不禁寒,何止舟行百丈灘。柂櫓一聲江已轉,瓜州岸上報平安。
朝暾下接水光明,風激濤頭浪卷層。袞袞舟帆來復往,江心笑殺幾閒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