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典的詩詞(493首)
461
《緣識》 宋·宋太宗
大丈夫兮兼文武。
君子能仁潛喜怒。
強明非是盡周旋,滿眼真如不自取。
三春花卉正芬芳,發作癡迷我也狂。
462
《悼郭祥卿錄判》 宋·宋無
燕臺氣概汾陽裔,赤驥勝驤采鳳飛。
吏鞅晚淹鼓澤米,酒殘春典杜陵衣。
西山手板情還適,東里角巾身不歸。
空有遺文落人世,朱弦聲絕賞音稀。
463
《次韻孫莘老司諫見寄》 宋·蘇頌
雖非文史足三冬,豈類無心但有胸。
曾讀丘墳叨典領,再分符竹荷矜容。
君恩欲報微螢爝,親祿方營茍釜鐘。
平日交情今楚越,徒勞瞻望景山松。
465
《次韻答晁以道見贈二首》 宋·蘇籀
骨髓緘藏萬古謀,畔牢愁思不禁秋。
常憐屈宋鳴中古,不遇丘軻放一頭。
文賦東坡推典麗,簡書西路失歸休。
看公議論方游夏,豈數蘇州與柳州。
467
《送范比部持節廣東》 宋·蘇籀
羊城使者神仙中,苒苒叱馭凌云蹤。
繡袂吾徒強摻執,解手一舉南飛鴻。
君侯烜赫標肉譜,文正烈祖忠宣父。
典刑付托呼所鐘,經國風規儼如故。
468
《皇甫一首》 宋·蘇籀
吏部初學除陳言,學成理達無可刪。
腐朽點化皆不凡,有如黃河出崑崙。
魚龍萬怪隨濤奔,志氣剛偉充乾坤。
灌溉所短夸雄渾,篇什性情禮義根。
469
《題劉紫微貢父公是集一首》 宋·蘇籀
惆悵欒城舊朋執,何殊闕里孔顏徒。
達生自信誠知命,晚節遭逢德不孤。
貫悉該明漢中壘,雍容通雅蜀相如。
老成流輩方吹薦,典訓斯文示后儒。
疏奏襄陽正平手,表章天策伯襃俞。
明窗棐幾一呻繹,背癢政逢長爪姑。
470
《讀程子易傅》 宋·孫應時
事業潛三圣,文章似六經。
微言歸易簡,精意極丁寧。
道在非疇昔,人亡故典刑。
齋心對薰幾,秋月夢初醒。
471
《曾侍郎挽章》 宋·王洋
道盛當堯日,名高嗣圣安。
人推金鼎望,帝念玉樓居。
舊典尊王跡,傳家教孝書。
崇文華夏事,澹泊寄情疏。
472
《和鄭侍郎贈晁倅》 宋·王洋
昭德文公百孫子,存者風流今尚幾。
封胡羯末定可人,往往高吟笑侯喜。
自期不爭世俗書,肯學持竿釣溫水。
江國蕭條一郡丞,萬事得君無不理。
474
《過富池廟》 宋·袁說友
祀典名稱重,神靈遠近聞。
陳牲共豕一,裹飯集烏群。
水旱憂民切,江山護國勤。
丹誠禱祠下,不敢事虛文。
475
《贈江宰彥通》 宋·曾豐
富沙耆舊江先生,方冊之中久聞名。
今識其子長安城,中年狀貌老典刑。
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嘗一出清之聲。
臨事不翅水鑒明,未嘗一示明之形。
476
《贈游子信二首》 宋·曾豐
孰是文之用,茲其道所藏。
典謨書渾渾,晁董策洋洋。
唐宋建長策,韓歐蹈大方。
過庭詩禮次,歸更議其將。
478
《擬古》 宋·張九成
少小有高志,思與古人親。
二十學文史,三十窮典墳。
坐觀世間事,抱火厝積薪。
此心雖炯然,不敢以告人。
君門深九重,欲陳諒何因。
479
《六月晦送孫少劉》 宋·張九成
三年相處如弟兄,他時當以名節稱。
文章爛若蜀江錦,行義清勝萬壑冰。
龜山先生今往矣,我於吾子見典型。
青衫半百官嶺下,眾諭稱屈氣甚平。
* 關于文典的詩詞 描寫文典的詩詞 帶有文典的詩詞 包含文典的古詩詞(4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