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文三的詩詞(274首)

    41 《未試即事雜書率用秋日同文館為首句三首》 宋·鄧忠臣

    秋日同文館,沉沉鎖棘闈。
    卷簾襟乍快,欹枕夢先歸。
    驟雨憂環堵,回風喜夾衣。
    十年經五試,撫事意多違。

    42 《未試即事雜書率用秋日同文館為首句三首》 宋·鄧忠臣

    秋日同文館,人間景自長。
    重簾朝氣入,嘉木午陰涼。
    朝市喧聊避,山林興未忘。
    頻添繞爐水,還與試香方。

    43 《未試即事雜書率用秋日同文館為首句三首》 宋·鄧忠臣

    秋日同文館,重門靜不開。
    云隨鴻影去,風送樂聲來。
    插架書千軸,論文酒百杯。
    脫花陳葉滿,還是作愁媒。

    44 《奉送三榮王子文游益昌》 宋·度正

    廉遜先生袖手間,徽猷學士屢開藩。
    行藏有道俱奇絕,誰似清名萃一門。

    45 《奉送三榮王子文游益昌》 宋·度正

    自修盟好諱言兵,競喜豐年賀太平。
    養得狐貍解猖獗,健兒還勝老儒生。

    46 《奉送三榮王子文游益昌》 宋·度正

    料得人人喜自新,爾民元是漢人民。
    君王仁對于天下,元帥慈祥也似春。

    47 《奉送三榮王子文游益昌》 宋·度正

    徽學諸孫亦俊游,舌端造化挽洪流。
    慨然投筆從裘馬,要學班超萬里侯。

    48 《和鄧慎思秋日同文館詩三首》 宋·耿南仲

    槐市任花黃,賡歌且闢場。
    醒心流水曲,警耳白云章。
    冷竹枝枝翠,芳蘭葉葉香。
    滿前皆俊彥,何但有三康。

    49 《和鄧慎思秋日同文館詩三首》 宋·耿南仲

    詔合連催發,英髦一日齊。
    周瑜醇似酒,崔遠爽於梨。
    高館清無夢,寒燈坐賦題。
    還同宿山驛,風雨閉重閨。

    50 《和鄧慎思秋日同文館詩三首》 宋·耿南仲

    翠幕春云合,場登看舞雞。
    冥搜人不到,驚盼日沉西。
    懵學悉精鑒,英材喜巨題。
    何人當首先,雙觡起蚖泥。

    51 《清明日遣三兒奠李文正公墓時上疏乞歸未報》 明·顧清

    三年不拜先生墓,一滴尤傷此日心。
    古道曲村猶歷歷,舊松新檜想森森。
    周旋未敢遺言墜,閱歷空嗟往跡深。
    愿乞明靈表衷素,早教藜葛返初林。

    52 《謁文山祠用杜韻(時新作三忠祠于崇文門外,》 明·顧清

    碧殿長松鎖十尋,晚云將雪助蕭森。
    貂蟬不改厓山制,金石疑聞孔壁音。
    南去星潮嗟往事,北來祠廟豈公心。
    春風一掬唐衢淚,幾為先生濕短襟。

    53 《送秦文仲博士還三沙》 明·饒介

    東望大瀛海,影落扶桑弓。
    三洲直如矢,正射三山中。
    三山負曉日,曉日波浪紅。
    仙人不騎鶴,所適多御風。

    54 《三月十二日文華殿朝賀東宮紀事冊立之次日也》 明·徐階

    春霄霧散日華明,版轎西來輦路平。
    簾卷朱絲瞻日表,扇分翠羽見龍行。
    千官繞仗容常泰,三字開編誦已成。
    連荷睿音垂勞問,老臣歡戴豈勝情。

    55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望云樓》 宋·蘇軾

    陰晴朝暮幾回新,已向虛空付此身。
    出本無心歸亦好,白云還似望云人。

    56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天漢臺》 宋·蘇軾

    漾水東流舊見經,銀潢左界上通靈。
    此臺試向天文覓,閣道中間第幾星。

    57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寒蘆港》 宋·蘇軾

    溶溶晴港漾春暉,蘆筍生時柳絮飛。
    還有江南風物否,桃花流水鮆魚肥。

    58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稟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59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橫湖》 宋·蘇軾

    貪看翠蓋擁紅妝,不覺湖邊一夜霜。
    卷卻天機云錦段,従教匹練寫秋光。

    60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露香亭》 宋·蘇軾

    亭下佳人錦繡衣,滿身瓔珞綴明璣。
    晚香消歇無尋處,花已飄零露已晞。

    * 關于文三的詩詞 描寫文三的詩詞 帶有文三的詩詞 包含文三的古詩詞(2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