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數跡的詩詞(581首)

    561 《棲云樓》 宋·釋文珦

    白云自悠然,幽人此棲息。
    去留果何心,變化了無跡。
    俗客不曾來,沙鷗盡相識。
    何處動吟情,漁村數聲笛。

    562 《梅花石吟》 宋·舒岳祥

    梅花樹下梅花石,花作玉玉妝石鐵色。
    黃筌粉本花光枝,風吹數片尤奇特。
    何年處士橫斜句,影落寒溪印苔磧。
    又疑飛自羅浮來,花仟謫墮投蒼璧。

    563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564 《次韻王宣徽太尉耆年會詩》 宋·蘇頌

    古來賢相稱高奇,虞有皋夔商傅伊。
    帝臣王佐見謨訓,千載相望如同時。
    我朝公輔代間出,鐘秀辰象分躔離。
    堂堂太尉實異稟,風質粹美和而威。

    565 《和諸君觀畫鬼拔河》 宋·蘇頌

    關中古有拔河戲,傳聞始盛隋唐世。
    長絙百尺人兩朋,遞以勇力相牽制。
    芳華樂府務夸大,黎園公卿謾輕肆。
    拔山扛鼎烏足矜,引繩排根非勝事。

    566 《送閻秘丞宰雩都》 宋·蘇頌

    江西劇藩曰南康,其山空青水貢漳。
    環封千里十巨邑,邑皆萬室居相望。
    地窮吳境雜楚粵,民生窘急矜豪強。
    積奸疊訟狃成俗,吏治紛擾多頹綱。

    567 《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賢述夢詩其間敘衛公事》 宋·蘇頌

    曾覽三賢述,吟哦日幾遭。
    文章追李杜,贈答擬劉曹。
    二相逢辰早,中山擅價高。
    才華固相若,光焰實難韜。

    568 《游保寧院練光亭同丘程凌林四君分題用業字韻》 宋·蘇頌

    寺本梁瓦棺,地臨吳建業。
    何人構虛亭,勝概壓危堞。
    巖扃豁常開,江練靜相協。
    洪濤雖震騰,迅流終妥帖。

    569 《寄王明叔提干》 宋·孫應時

    萬里錦官城,經年吒友生。
    笑談元不數,心跡故難并。
    別酒梅花粲,追途江月明。
    書來猶繾綣,三嘆故人情。

    570 《題東林一首》 宋·王阮

    屏跡敷淺原,注目香爐峰。
    飽閏送客溪,鼎新古梵宮。
    緬懷結社人。
    豈止避俗翁。

    571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韻》 宋·王阮

    江左承南渡,當陽控上流。
    平時稱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規摹古,三江險厄周。
    高憑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572 《寄曹嘉父》 宋·王洋

    廣陵隨家天子都,背負巨海襟江湖。
    江分青山湖獻白,梁宋千里傳膏腴。
    朱坊瓊園玩月夜,谷林九曲秋陽徂。
    奇辭巧語不可極,盛事往往開天衢。

    573 《古詩贈沈約之》 宋·王洋

    蘇端薛復同黃土,海內文章誰接武。
    即今七字續長言,沈子揮豪照今古。
    朝為百賦更賈勇,暮作千詩猶奮怒。
    補天彩筆不費工,卷地奔風隨插羽。

    574 《和沈子美梅詩》 宋·王洋

    一氣如權衡,俯仰在緹室。
    鼓行橐籥間,草木俱應律。
    物物各有長,輩行皆屈膝。
    誰能長百花,寒梅最先密。

    575 《松阜弟於寶成寺祖墓之側營創別業為賦得閑亭》 宋·薛嵎

    陟巘心已清,復此風雨蔽。
    高人疏鑿余,理道頗超詣。
    卜筑諧素志,緇侶欣共濟。
    修竹尚無恙,巢鶴亦數世。

    576 《愧陶》 宋·喻良能

    淵明在彭澤,到任八十日。
    雖營三徑資,未獲公田秫。
    珍重千金腰,不為督郵折。
    拂衣賦歸來,何異自投劾。

    577 《再游南華臨出門書記妙瑩獻絕句索留題賦兩篇》 宋·曾豐

    詩數江西派,禪歸嶺表宗。
    他寧無出手,終莫敢當鋒。
    欠子廣長舌,資吾磊塊胸。
    打包隨牒跡,豈料適相逢。

    578 《紹興淳熙兩朝內禪頌》 宋·曾豐

    維堯則天,與天同大。
    俯視九州,細于一芥。
    挈以畀舜,超然自邁。
    維舜則堯,與堯同高。

    579 《題葉英州清白亭》 宋·曾豐

    一元之氣天得清,推為覆幬萬物生。
    四時之氣秋得白,推為揪斂萬物成。
    清白為德蓋如此,我公可獨取于水。
    水生于天落于秋,妙與萬物為終始。

    580 《贈江西瑞上人至南海袖詩相過》 宋·曾豐

    六祖求衣從嶺出,六祖得衣從嶺入。
    半夜抽身不露機,凹頭解擔猶留跡。
    上人家住江之西,仆仆而南休所覓。
    雅意真誠為衣求,衣已不傳那可得。

    * 關于數跡的詩詞 描寫數跡的詩詞 帶有數跡的詩詞 包含數跡的古詩詞(5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