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數相過的詩詞(709首)

    161 《接家書》 宋·劉黻

    朝朝聽來鴻,來鴻一何邈。
    秋往冬又至,爾鴻胡來遲。
    凝眸屢東眺,飛云渺天角。
    薄晚云四低,來鴻似微雀。
    習習遠近人,尺書墜猶玉。
    亟啟讀平安,字字發天樂。
    殷勤謝來鴻,相過勿憚數。

    162 《王元才攜家來過有詩風示因簡此作》 宋·晁公溯

    我思見諸姑,正復如父存。
    諸姑不可見,豈無若子孫。
    天涯忽爾逢,悲定喜且語。
    惟我之老姑,爾之外王母。

    163 《次韻陳公藻局中即事時推排物力不得往來》 宋·陳棣

    料峭輕寒春寂寥,雨余庭竹靜蕭蕭。
    一池芳草翠欲合,數點殘梅雪未消。
    寸步思君成瘦悴,片文怡我足歡謠。
    相過政恐還驚座,惡客從來不待招。

    164 《復次前韻四首呈二袁君并王君申祿》 宋·方回

    今代王摩詰,詩機織錦云。
    高棋饒算數,善射較毫分。
    泥屨難相過,殘樽愧獨醺。
    何時重握手,星聚應天文。

    165 《呈孟君復能靜使君二首》 宋·方回

    乃祖麒麟第一人,乃孫今代筆如神。
    三遷孟子慈闈教,十二甘羅相閥身。
    海內豪吟公與我,花邊痛飲夏連春。
    浮生倏忽關山隔,數步過橋莫厭頻。

    166 《曉晴》 宋·孫應時

    短發日夜白,年華令我愁。
    平生幾蠟屐,舊隱一漁舟。
    漫有詩陶寫,應須酒拍浮。
    相過慰情素,數肯抱琴不。

    167 《鄞城通守廳和潘文叔梅花韻》 宋·孫應時

    未將春草貯鳴蛙,寂寞西湖處士家。
    正喜數枝斜更好,聊沽一醉醒還賒。
    骨清是我氷霜侶,心賞從渠錦繡華。
    不厭相過娛夜永,摘芳和雪試煎茶。

    168 《憶汪氏山亭舊游并簡》 宋·薛嵎

    因山為址屋無多,中有幽人衣薜蘿。
    自擷溪毛充野腹,頻敲牛角和漁歌。
    舟車相過情難數,姓安長留石可磨。
    遙想對床風雨際。
    一燈終夜照吟哦。

    169 《訪葉靈淵》 宋·于石

    細路如蛇盤,山根復山巔。
    振衣上千仞,頓覺天地寬。
    四山朗開豁,斜陽淡平川。
    溪淺不可舟,橋斷衣可搴。

    170 《贈術者朱明遠》 宋·曾豐

    占得九流籍,名為三命家。
    逆推枝上葉,翻算水中沙。
    吾數豈其偶,子言無乃夸。
    相過勿浪說,同飯更分茶。

    171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172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173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174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175 《信陵君竊符救趙》 兩漢·司馬遷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 ,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
    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

    高中文言文贊頌寫人歷史故事

    176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77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78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79 《鴻門宴》 兩漢·司馬遷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
    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180 《促織》 清·蒲松齡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
    此物故非西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
    令以責之里正。
    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

    高中文言文敘事小說抒懷憤懣

    * 關于數相過的詩詞 描寫數相過的詩詞 帶有數相過的詩詞 包含數相過的古詩詞(7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