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散跡的詩詞(436首)
21
《贈相僧楊懶散》 宋·張嵲
野鶴本長生,孤云無定意。
托跡雖世間,游心乃塵外。
請問絳人年,曾觀柏寢器。
微言洞倚伏,妙中驚人世。
22
《觀鍾離中散草書帖》 宋·孔武仲
兒童不識草書法,但見滿紙鰌蛇結。
安知筆法追古初,睨視眾體稱雄杰。
事忙往往無暇寫,屬思幽窗乃奇絕。
鍾離昂昂散人后,寄跡一官今白首。
23
《屏跡》 宋·釋文珦
江湖厭風波,巖壑事幽屏。
柴門絕往還,自閱朝昏景。
日出煙霧消,鳥散松竹靜。
須臾日西頹,余暉在高嶺。
短生亦如寄,舉世孰能省。
愿學遠公儔,終然謝塵境。
24
《帝京篇十首》 唐·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
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馀。
連薨遙接漢,飛觀迥凌虛。
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
25
《重幸武功》 唐·李世民
代馬依朔吹,驚禽愁昔叢。
況茲承眷德,懷舊感深衷。
積善忻馀慶,暢武悅成功。
垂衣天下治,端拱車書同。
27
《游云門寺》 唐·宋之問
維舟探靜域,作禮事尊經。
投跡一蕭散,為心自杳冥。
龕依大禹穴,樓倚少微星。
沓嶂圍蘭若,回溪抱竹庭。
30
《興慶池侍宴應制》 唐·劉憲
蒼龍闕下天泉池,軒駕來游簫管吹。
緣堤夏筱縈不散,冒水新荷卷復披。
帳殿疑從畫里出,樓船直在鏡中移。
自然東海神仙處,何用西昆轍跡疲。
33
《贈趙公》 唐·張說
湘東股肱守,心與帝鄉期。
舟楫中途蹇,風波復來思。
嘉我常聯翼,金貂侍玉墀。
跡參前馬圣,名綴鬻熊師。
34
《奉和圣制過王濬墓應制》 唐·張說
牛斗三分國,龍驤一統年。
智高寧受制,風急肯回船。
有策擒吳嚭,無言讓范宣。
援孤因勢屈,功重為讒偏。
舊跡灰塵散,枯墳故老傳。
百代逢明主,何辭死道邊。
35
《移禁司刑》 唐·沈佺期
疇昔參鄉賦,中年忝吏途。
丹唇曾學史,白首不成儒。
天子開昌箓,群生偶大爐。
散材仍葺廈,弱羽遽摶扶。
36
《奉和幸三會寺應制》 唐·鄭愔
鳥籀遺新閣,龍旂訪古臺。
造書臣頡往,觀跡帝羲來。
睿覽山川匝,宸心宇宙該。
梵音隨駐輦,天步接乘杯。
舊苑經寒露,殘池問劫灰。
散花將捧日,俱喜圣慈開。
38
《丁田家有贈》 唐·王維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
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
晨雞鳴鄰里,群動從所務。
農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
* 關于散跡的詩詞 描寫散跡的詩詞 帶有散跡的詩詞 包含散跡的古詩詞(4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