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散襟的詩詞(325首)
181
《贈郡帥郭侯》 宋·閻蒼舒
東南形勝惟揚州,介江負淮作襟喉。
有國以來幾百戰,吊古千載空悠悠。
哀哉荒主與蕩子,鈍盡鐵劍崇倡優。
迷樓九曲爛如畫,珠簾十里半上鉤。
182
《紙帳吟》 宋·柴元彪
有斐楮先生,覆冒迥襟度。
澡身清泚泉,被世軼于布。
置之山齋中,朔風歲云暮。
無分媚其奢,可寶色惟素。
183
《秋夜宿田家夜久不寐》 宋·蔡士裕
涼涵詩魄瑩蒼旻,散發吟商月滿襟。
風葉順行度葉尾,露華逆上稻花心。
千山歐子秋聲賦,一室希公夜聲舟。
自喜浮生只如此,任渠談笑覓封侯。
184
《挽盛季文》 元·張遜
廿年不見盛公子,竟作修文地下官。
玉樹臨風今竟折,冰舟歸櫬不勝寒。
燈前散帙無兒讀,案上新詩有日看。
欲吊孤墳煙浪隔,一襟清淚幾時干。
185
《沁園春 舟中九日次韻》 元·吳存
萬里南還,臨江一笑,吾道滄洲。
算生來骨相,不堪蟬冕,帶來分定,只合羊裘。
薄酒勝茶,晚餐當肉,六印何如二頃謀。
人間事,看蜃樓城郭,蟻穴公侯。
186
《和潘良貴三江亭》 宋·陳晉錫
神襟百慮不容侵,勝概乘閒偶訪尋。
趺坐豈無觀水術,臨流應有濟川心。
斂將蓬島溶溶氣,散作陽春字字金。
郢曲調高人寡和,微生何敢綴雄吟。
187
《金陵九思》 明·鄧氏
丁卯,王母歸咸京,余母子從。
經潯陽,兼彭澤,自鄖、襄入秦嶺而之長安。
王母庚午仙矣。
辛未,有先君子之變,夫子頻欲以我南,弗能也。
188
《七臺山》 宋·何鎬
一上青云梯,杖藜披素襟。
追隨同聲客,不作殊方音。
過雨飛重泉,積煙昏茂林。
疊嶂杳峭崿,竦峰起嶇嵚。
189
《壽徐倉使》 宋·黃垺
四明山水遠且清,秀氣鐘作千人黃。
南州高士真濟美,天地正粹涵中襟。
學問淵源派伊洛,文章典麗鏗{徑去彳加音}韺。
射策丹墀壓群彥,聲名一日蜚玉京。
191
《獨酌》 宋·李若川
兀坐起往念,新愁忽來侵。
郁郁不自恰,開尊獨盈斟。
舉杯對孤影,浩蕩生幽襟。
百慮遂消散,無復索我心。
193
《古詩》 宋·龐謙孺
凡人種園花,但取紅紫麗。
今我種園花,所樂在生意。
侵晨草露濕,園林有清氣。
寢興不裹首,散策繞花次。
194
《真人》 宋·彭徵
白云深處是仙家,清壁飛來瀑布斜。
采藥不知歸路晚,洞門開遍碧桃花。
散發披襟萬仞岡,天池風度碧蓮香。
洞云去作人間雨,留下瑤壇月影涼。
195
《山居詩》 宋·釋延壽
青山一坐萬緣休,努力應須與古儔。
散誕襟懷因絕趣,消疏活計為無求。
花明小砌和春月,松暗前軒帶雨秋。
景像自開還自合,怡然何必更忘憂。
196
《越問·良牧》 宋·孫因
自大駕之西幸兮,府遂為於近藩。
賜行殿為府治兮,暨澤牧之惟艱。
張毗陵首當是選兮,實股肱之舊弼。
仍土階之素規兮,因舊宇以為安。
197
《再和》 宋·王洋
故人客玄都,結茅臨子午。
慈親哺童稚,十口共甘苦。
門橫百瑯玕,永日不受暑。
浮名博煙霞,掉臂終不許。
198
《湖山紀游》 宋·王執禮
吳山東南秀,蔥郁盤帝城。
西湖據其趾,御氣通波心。
余膏被草木,蔚眼皆欣榮。
□晨天宇穆,惠風汎初晴。
199
《游老君洞》 宋·楊幼輿
陰陽無端更去流,世間盛福難全收。
古人一麾恥外郡,今我半刺來邊州。
到官未久出按懸,滿眼猺獞森戈矛。
誰知造化默相補,玉融山水何清幽。
200
《題汪水云詩卷》 宋·張弘道
風檣陣馬不可羈,我亦回首薊北馳。
為我援琴作商聲,和以長吟商聲悲。
遼鶴一去不復返,茫茫天海秋雁飛。
黯然十操發金石,掩卷忍讀胡笳詩。
相逢把臂不可別,白蘋洲渚菊花時。
天涯地角聚復散,水云云水同襟期。
* 關于散襟的詩詞 描寫散襟的詩詞 帶有散襟的詩詞 包含散襟的古詩詞(3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