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散手的詩詞(729首)

    341 《陽山昱上人訪予吳門寓舍,求為湘竹詩,予辭》 元·黃溍

    道人來自陽山麓,手攜舊種千竿竹。
    小裁方斛不盈尺,中有瀟湘江一曲。
    未信天工能爾奇,不知地脈從誰縮?晴窗翛翛散煙霧,眼底森然立群玉。
    豈期我乃累此君,蒙犯風埃走塵俗。

    342 《滿庭芳 送張譯史樂州秩滿歸代方驛史作》 元·洪希文

    卓卓聲名,英英人物,翠壺肯暫遨游。
    與君聚散,鴻雁自春秋。
    位置六曹上客,揮灑處、文彩風流。
    莼鱸好,故鄉人夢,留不住東州。

    343 《放歌用少白韻》 明·陳言

    一百五日又欲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眼看春色如流水,人生相命亦如此。
    百年三萬六千朝,倏忽須臾難久恃。
    君不見十八羽林郎,君王手賜黃金鐺。

    344 《琴峽》 明·楚石梵琦

    目送歸鴻手五弦,嵇康合向此中仙。
    水如玉指彈秋月,星作金徽散曉天。
    盡洗伊涼方可聽,不名《韶》、《濩》若為傳。
    君王莫愛《霓裳》曲,艷舞嬌歌失自然。

    345 《燕然行》 明·馮琦

    石粼粼,草斑斑,邊城五月如秋寒。
    渺渺平沙幾千里,天風吹暗燕然山。
    燕然山下臨大虜,旁有兩人相對語,握手長嘆淚如雨。
    一人自言出門時,床頭妻子牽衣啼。

    346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 明·顧德輝

    綽山古佳城,左股接昆丘。
    水作青龍來,九派盤遭周。
    道人金粟冢,在彼山之幽。
    團團青桂樹,枝葉相蜷樛。

    347 《九日喜家人寄書至秉常相過問慰與之共飲至醉》 明·郭登

    逐客世多違,浮生自堪悼。
    塵容絕媚嫵,褊性復昏髦。
    讀書雖不多,力學苦欲到。
    矜愚何足計,見善誠所好。

    348 《紫陌行》 明·韓上桂

    圣朝明日麗中天,漢代祥云接御煙。
    百二關河開錦繡,三千龍虎護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孌,洛渭風塵同眷戀。
    但學吹簫駕碧空,豈惜鳴鑾買歌扇。

    349 《萬歷己酉秋初游白下潘景升俞羨長王太古柳陳》 明·胡梅

    我家白板扉,覆檐烏桕樹。
    遠山若畫屏,頗適棲遲趣。
    每憶七歲時,攤書未能句。
    偷線作釣絲,頻遭鄰媼怒。

    350 《秋夜夢支道林談秋水篇曉入華山聽一雨大師講》 明·胡梅

    道人近住支公古松下,夢與支公臂常把。
    所談惟有《秋水篇》,所見即是當年馬。
    將醒未醒聞馬嘶,枕席才離眼復迷。
    來參法席談奇夢,影亂朝霞眾已齊。

    351 《邊軍謠》 明·紀青

    邊軍苦,邊軍苦,自恨生身向行伍。
    月支幾斗倉底粟,一半泥沙不堪煮。
    聊將斛賣辦科差,顆粒何曾入空釜。
    官逋私債還未足,又見散銀來糴谷。

    352 《聽斗谷宗侯琵琶歌》 明·來復

    我與宗侯相遇時,乃在長安客舍里。
    宗侯弱冠我尚幼,相留夜宿常同被。
    是時來生對彈棋,屢愧負進訝技師。
    兩三青衣善絲竹,日來勸酒向客屋。

    353 《東武吟》 明·劉炳

    壯年投筆去,手提三尺棰。
    戎衣才至骭,短劍光陸離。
    國士每自許,獨賴相公知。
    解衣衣我寒,推食充我饑。

    354 《放歌行》 明·劉績

    銅駝故國風煙慘,譜牒煌煌猶可覽。
    軍壁焚燒紀信車,諫臺攀折朱云檻。
    當時圭組盛蟬聯,世澤相承五百年。
    城中甲第連云起,樓上歌鐘鎮日懸。

    355 《邊軍謠》 明·陸粲

    邊軍苦,邊軍苦,自恨生身向行伍。
    月支幾斗倉底粟,一半泥沙不堪煮。
    盡將易賣辦科差,顆粒那曾入鍋釜。
    官逋私債還未足,又見散銀來糴谷。

    356 《朐岡行贈遲戶部兼簡馮汝強伯仲》 明·陸粲

    君不見朐山之岡矗立千萬重,高者盤躩如虬龍,下者偃蹇
    蹲踞如貔熊。
    中起雙尖屹相向,青天突兀安屏障。
    靈棲仙宅信孤迥,碧澗紅泉亦清壯。

    357 《送張企翱之廣東提學》 明·陸容

    天語遙將度嶺南,一方師表羨君堪。
    潛回風俗觀新政,樂育英才副昔談。
    愛護襟期同鄭老,能詩標格近羅含。
    少年科第曾誰負,大好文章每自慚。

    358 《走筆戲贈若庸司訓》 明·陸釴

    故人別我有所往,手提木鐸猶余響。
    鄭虔本是樗散翁,永新之行愁鞅掌。
    官卑濩落攜二子,阿奴絡秀隨行李。
    向非懷抱如江河,誰能落日秋風里。

    359 《螺山隱士歌》 明·夢觀法師

    螺山有隱士,飄飄仙者徒。
    朝游螺之巔,暮息螺之隅。
    紅塵拂落身外事,白首讀盡人間書。
    不騎琴高鯉,不釣任公魚。

    360 《題任少監百馬圖》 明·夢觀法師

    敦煌水涸龍駒伏,未央廄前秋草綠。
    驢駝負石玉門關,舊苑空馀三十六。
    憶昔高皇馬百匹,騊駼車府無監牧。
    只留太仆掌天閑,不許田駑食民谷。

    * 關于散手的詩詞 描寫散手的詩詞 帶有散手的詩詞 包含散手的古詩詞(7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