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斂馬的詩詞(211首)
81
《賀新郎(六用韻·敘謫仙為宮教兄壽)》 宋·劉克莊
鵬賦年猶少(初為大鵬遇希有鳥賦,后悔少作改為大鵬賦)
。
晚飄蓬、夜郎秋浦,漁歌猿嘯(“猿嘯風中斷,漁歌月下聞”見太白詩)
。
駿馬名姬俱散去,參透南華微妙。
斂萬丈、光芒迥照。
93
《聞省城急報》 明·袁宏道
黃鵠磯頭紅染淚,手殺都堂如兒戲;
飛鞍疊騎塵碾塵,報書一夕三回至。
天子圣明臣斂手,胸臆決盡天下事。
二百年來好紀網,辰裂星紛委平地。
天長閽永叫不聞,健馬那堪持朽轡。
書生痛哭倚蒿籬,有錢難買青山翠。
95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98
《貨殖列傳序》 兩漢·司馬遷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
”必用此為務,挽近世涂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 之味,身安逸樂而心夸矜勢能之榮。
99
《論貴粟疏》 兩漢·晁錯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
100
《義田記》 宋·錢公輔
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
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
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皆有贍。
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而時共出納焉。
* 關于斂馬的詩詞 描寫斂馬的詩詞 帶有斂馬的詩詞 包含斂馬的古詩詞(2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