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斂首的詩詞(339首)

    161 《七夕三首》 宋·宋庠

    紫宙風輕斂夕霏,露華應濕六銖衣。
    鵲橋貪問經年恨,不覺蛛絲減舊機。

    162 《晚登東樓懷子京鎮陽二首》 宋·宋庠

    洛表樓堪倚,燕陲望不窮。
    秋聲南送雁,寒意北隨風。
    斂暝關云黑,銜規苑日紅。
    凋年霜霰惡,慎勿損荊叢。

    163 《詠雪次鐸字痛字韻二首》 宋·項安世

    水官不能神,經歲無此作。
    春風一回首,風花散云箔。
    飛來忽滔天,掃去不盈握。
    蒼茫大千界,斂散一圭角。

    164 《宿永睦將口香積院滿山皆松檜聲二首》 宋·張嵲

    萬壑樹色斂,松門已暮鐘。
    故園腸斷客,應與此時同。

    165 《謝朱促玉二首》 宋·劉宰

    君家只隔小橋西,贈度占星望少微。
    已向龍墀攄大對,不應鸞翼尚低飛。
    杖藜喜逐先生后,斂板誰知故我非。
    欲學丘江吟短句,錦文試覓景陽機。

    166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 明·李東陽

    幾家煙火隔林微,林下相逢盡衲衣。
    老樹欹危當野徑,片云輕薄駐巖扉。
    金床寶剎無年歲,碧海紅塵有化機。
    可待白頭成斂翼,高林未倦已知非。
    ¤

    167 《次韻和楊公濟見贈三首》 宋·孔武仲

    虢略先生不諱窮,詠歌堯舜輿時逢。
    傳呼滿道今為使,斂板登門亦見容。
    南浦清波輝玉樹,西齊新釀入金鍾。
    臨分警戒言尤切,似欲驅馳叔夜慵。

    168 《挽王郎中五首》 宋·陳淳

    剖竹毗陵郡,乘軺古趙城。
    活民均惠澤,報主一忠誠。
    強御斂蹤伏,奸欺束手清。
    至今誦遺愛,何日可忘情。

    169 《西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寂靜無所為,宴坐觀我天。
    此心儼不動,豈即非圣賢。
    孰謂軻也死,斯文遂無傳。
    鳳麟有嘴角,煎膠寄遺編。

    170 《西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孤燈閱近史,傷哉宣靖中。
    起兵破中原,不在鴨綠東。
    乃在江之南,臨川一老翁。
    文高學本僻,行急名驟穹。

    171 《次韻仁近見和懷歸五首》 宋·方回

    輪蹄追想禁街馳,尚有君平賣卜帷。
    遁世久忘三接卦,懷人空賦八哀詩。
    斂華就實嗟何及,悟往知來尚可為。
    歸去井梧應好在,白頭江令自堪悲。

    172 《中秋佳月懷杜安行馮當可二首》 宋·郭印

    絕勝尋常三五盈,魄成金氣自然清。
    煙云斂跡秋空闊,星斗沉光夜色明。
    璧墮江心隨浪涌,鏡飛天面逐人行。
    四方萬里同清賞,大地今成白玉京。

    173 《有感三首》 宋·李覯

    官家的的要寬征。
    古時什一今更輕。
    州縣酷嫌民漸富,幾多率斂是無名。

    174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韋虛心》 宋·林同

    父居郎省日,蒔柳向庭中。
    對柳如對父,那能不斂容。

    175 《讀史六首》 宋·陸文圭

    司徒太尉總三公,奢斂由來性不同。
    錦帳羊鑿酣未省,誰有黛臥里門中。

    176 《和王弱翁七首》 宋·彭龜年

    漏恩余草木,苛斂察箕頭。
    猶有形骸礙,誰為根本憂。

    177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諸莊收斂,幾樣心腸。
    憂風憂雨,憂旱憂荒。
    刈禾鐮雖云快利,要用處不犯鋒铓。
    策勛汗血,別甑炊香。
    飯里有沙如咬著,方知禾熟不臨場。

    178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劄得腳跟牢,不怕風濤險。
    大田多稼如云,只要及時收斂。
    歸來香積國經行,喜見飛檐翔唇吻。
    議賞元勛,高低有分。

    179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宋·釋師范

    萬籟風凄凄,千林露滴滴。
    寒雁起平沙,夜早吟破壁。
    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更聽拄杖子露個消息。

    180 《偈頌七十六首》 宋·釋師范

    云收霧斂,地辟天開。
    處處彌勒,門門善財。
    安得真男子,同上黃金臺。

    * 關于斂首的詩詞 描寫斂首的詩詞 帶有斂首的詩詞 包含斂首的古詩詞(3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