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教法生的詩詞(184首)

    21 《壬申老人生旦》 宋·陳文蔚

    兩歲霜風吹客袍,親庭禮闕拜香醪。
    今日升堂祝親壽,親壽愿化南山高。
    古來人生七十稀,吾親八十臉如桃。
    但得歲月無窮極,從教兩鬢添霜毛。

    22 《送康彥博文夫吉州教長句二十韻》 宋·方回

    廟廊謁賢飯吐哺,留子翰林不肯住。
    閻公大學今儒宗,邀子同宿玉堂霧。
    曰我天南有嚴親,滫瀡旨甘奉朝暮。
    得一泮永廣文官,匹馬扁舟遂南渡。

    23 《寄文浩百法(間欲擁毳參禪)》 唐·齊己

    當時六祖在黃梅,五百人中眼獨開。
    入室偈聞傳絕唱,升堂客謾恃多才。
    鐵牛無用成真角,石女能生是圣胎。
    聞說欲拋經論去,莫教惆悵卻空回。

    24 《念奴嬌(白蓮呈羅教、黃法)》 宋·盧炳

    鑿開方沼,問何人種玉、工夫奇絕。
    幻出瀛州有□□,十萬水仙羅列。
    風曳_琚,露零珠佩,天上人裝結。
    君看炎夏,墮來何處冰雪。

    離別相思

    25 《念奴嬌(白蓮呈羅教、黃法)》 宋·盧炳

    鑿開方沼,問何人種玉、工夫奇絕。
    幻出瀛州有□□,十萬水仙羅列。
    風曳_琚,露零珠佩,天上人裝結。
    君看炎夏,墮來何處冰雪。

    寫景贈別淡泊言志

    26 《次韻梁教章宰喜雪》 宋·陳造

    平時豪飲興,人議老羌渴。
    駿蹄就康莊,中有溪澗遏。
    挽仰三十年,僅作扶病活。
    樂事生無幾,造物忍見奪。

    27 《次韻趙教授》 宋·陳造

    攜孥西壘復東城,觸處千愁百恨生。
    如許堯民艱粒食,未應漢法廢常平。
    愛君長策三農重,泥古迂儒一芥輕。
    會略文移倒陳廩,一時骨肉慰皇情。

    28 《李彥澤從余求衛公兵法》 宋·王灼

    衛公少時已知兵,坐談厭倒韓擒虎。
    一朝委事虬須虜。
    南殲荊盜北鋤虜。
    出其緒馀教君集,猶謂四夷莫予侮。

    29 《用前人代二子用前韻來謝韻》 宋·陳著

    蒼蒼本無為,烏兔爭飛馳。
    今日為何日,誰叩和與羲。
    舉目萬感集,秋風黍離離。
    人生能幾何,夢境蛛營絲。

    30 《臨江仙 真人訓馬先生,法名通一,字全道,》 元·王哲

    栗子味招全道子,芋頭滋味引回頭。
    名人吃并無憂。
    四三通十二,個個下重樓。
    *得過時冰是水,水中雨點浮漚。
    一來一去幾時休。
    若教同我愿。
    管取得真修。

    31 《送江陵柳教授歸潭州》 宋·項安世

    上苑歸來十六年,青山相對各無氈。
    道林說法非吾坐,絳帳談經覺子賢。
    舉世不為寒畯地,先生未改腐儒天。
    親朋莫訝知音少,直道傳家自祖先。

    32 《送張仲實宜興州教授》 宋·方回

    天未喪斯文,遁翁續思孟。
    戒慎恐懼傳,源流獨也正。
    □□中節情,未發為善性。
    人己不睹聞,了無一可偵。

    33 《閩中鄭君炎南仲兩魁鄉賦比自霅教為昌化簿》 宋·方回

    三山鵠袍十萬眾,兩紀知名鄭南仲。
    妙年官賦甲秋闈,一發輒中仍再中。
    豈知天地大變革,原夫八韻竟無用。
    雖然改爾亦得力,斗南斗北聲價哄。

    34 《同君俞自牛頭寺至興教院又會文師》 宋·李復

    杜曲樊川舊化城,東西相峙兩牛鳴。
    巖前寶塔藏遺燼,殿里長燈續舊明。
    萬法分流皆有相,一心息妄自無生。
    叢林是處經行遍,會向東山記姓名。

    35 《贊護教》 宋·釋印肅

    一成一切成,一壞一切壞。
    法身無二相,總別無罣礙。
    凡圣本自無,性天真常在。
    寄語住山人,伊作麼生會。

    36 《緣識》 宋·宋太宗

    全無體段弟一弱,十指乖張時更錯。
    五音不辨信手彈,薄會人前言自樂。
    弦不調,手不洗,更兼指下無道理。

    3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從來教法甚分明,幾許心迷事不成。
    棄世經圖閑自性,精修道路必長生。

    3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礦煉真金色,菩提道果成。
    仙人持忍辱,胥國福眾生。
    教法堪依信,勤修猛要精。
    若能功行滿,故是達三清。

    39 《和贈鄭法師》 宋·王洋

    仙翁八十保純精,自解真符不送迎。
    信是虛閑能卻老,從教草木不知名。
    交鄰有興開三徑,只用無求度一生。
    聞說嵌巖云石路,翁能行處我能行。

    40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 關于教法生的詩詞 描寫教法生的詩詞 帶有教法生的詩詞 包含教法生的古詩詞(1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