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教民的詩詞(394首)

    241 《送宋郎中知鳳翔瘵》 宋·司馬光

    昔解陳倉印,於今二十秋。
    雙鳧久東上,五馬重西沲。
    饒騎行關外,壺漿擁道周。
    民心已化服,條教不更修。

    242 《送祖擇這守陜》 宋·司馬光

    聲教空巖穴,夫君集帝庭。
    辭華動丹扆,光價塞青冥。
    俊德爭推轂,榮涂易建瓴。
    陸離寒水玉,磊落曙天星。

    243 《和秉國招景仁不至云方作書與光論樂》 宋·司馬光

    小桃佳李實如拳,西湖盡眼鋪芳蓮。
    景仁不從鄉賢飲,為此樂論方窮研。
    周衰官失疇人散,鐘律要眇誰能傳。
    近人欺人出私意,最可閔笑房生顛。

    244 《仁宗皇帝挽歌詞二首》 宋·司馬光

    聲教萬余里,文明四十春。
    茂勛留信史,盛福滿生民。
    共適禽魚樂,安知橐籥仁。
    百年龍馭遠,空復仰威神。

    245 《題楊中正供奉洗心堂》 宋·司馬光

    閥閱盛山西,朱門揚戟衣。
    雅知名教樂,深笑宴游非。
    一室琴書隘,三年園圃稀。
    民時論事業,肯復讓輕肥。

    246 《天啟惠酥》 宋·周邦彥

    高陽太守有遺書,新教齊民煉玉酥。
    欲出浮膏先臥酪,為防饞鼠更薰廚。
    絕知意重分余棄,漸見詩多人怪迂。
    猶恐傖人笑風土,預從貝葉檢醍醐。

    247 《留侯廟下作》 宋·賀鑄

    文成念韓痛,破產伺強奏。
    千金募健士,椎斷屬車塵。
    東去變名姓,浮游淮泗濱。
    忍恥奉遺履,得書何老人。

    248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 宋·范仲淹

    江城有卒老且貧,憔悴抱關良苦辛。
    眾中忽聞語聲好,知是北來京洛人。
    我試問云何至是,欲語汍瀾墮雙淚。
    斯須收淚始能言,生自東都富貴地。

    249 《導引·帝皇盛烈》 宋·無名氏

    帝皇盛烈,教孝謹民常。
    嚴父位明堂。
    管絲金石含天韻,籩豆薦芬芳。
    肅然音響靈來下,容與動祥光。
    四方內外交欣喜,飲福萬年觴。

    250 《十二時/憶少年》 宋·無名氏

    承平世,嘉祐壬寅。
    九月上旬辛。
    酒醪香旨,谷實豐珍。
    宗祀敞中宸。

    251 《十二時/憶少年》 宋·無名氏

    臨寰宇,恭已巖廊。
    屬意在耕桑。
    愛民利物,德邁陶唐。
    躋俗盡淳龐。

    252 《賀圣朝·太平無事》 宋·無名氏

    太平無事,四邊寧靜狼煙眇。
    國泰民安,謾說堯舜禹湯好。
    萬民翹望彩都門,龍燈鳳燭相照。
    只聽得教坊雜劇歡笑。

    253 《送闞令之潭州寧鄉》 宋·梅堯臣

    秋風逆水急,掛席飛鳥輕。
    三江去雖遠,一日行幾程。
    朝辭洞庭岸,暮抵巴陵城。
    長沙古建國,地狹賦薄征。

    254 《送寧鄉令張沆》 宋·梅堯臣

    長沙過洞庭,水泊風搖矴。
    青山接夷蠻,白晝鳴鴞鸋。
    竹存帝女啼,夔學林雍鑋。
    不嫌卑濕往,教令民須聽。

    255 《送李殿丞通判蜀州》 宋·梅堯臣

    嘗聞蜀國海棠盛,因送李侯宜有詩。
    日愛西湖照空錦,醉看春雨洗燕脂。
    郡無公事中園樂,民喜群邀匝樹窺。
    望帝烏啼空有血,相如人恨不同時。
    最鮮深淺非有染,解賦才華未得知。
    聞說趙昌今已老,試教圖畫兩三枝。

    256 《送施司封福建提刑》 宋·梅堯臣

    命使得才臣,欽刑圣主仁。
    銅苗休問發,田種去教親。
    白茗出溪上,紅蕉連海濱。
    輕車莫道遠,詔意重生民。

    257 《依韻和宣城張主簿見贈》 宋·梅堯臣

    韓子於文章,所貴不相效。
    譬彼古今人,同心不同貌。
    吉從志久慕,亦以重名教。
    鳴鐘與享鼎,易厭非苦樂。

    258 《王屋高送王屋知縣孫秘丞》 宋·梅堯臣

    王屋山高無猿猱,下有黃河水滔滔。
    天壇半夜見海白,光動古邑雞先嗥。
    雞先嗥,絕吠獒,巖居林棲吏莫搔。
    山膚有時得虞獵,不比彘肉烹連毛。

    259 《和王仲儀詠癭二十韻》 宋·梅堯臣

    汝水出山險,汝民多病癭。
    或如雞精滿,或若猿嗛并。
    女慚高掩襟,男大闊裁領。
    飲水擬注壺,吐詞侔有鯁。

    260 《壽寧節祝圣壽》 宋·王禹偁

    祗為憂民感上玄,玉京今日集群仙。
    更教添注吾君壽,直過人皇萬八千。

    * 關于教民的詩詞 描寫教民的詩詞 帶有教民的詩詞 包含教民的古詩詞(3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