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區的詩詞(105首)
41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43
《桃源行》 宋·汪藻
祖龍門外神傳璧,方士猶言仙可得。
東行欲與羨門親,咫尺蓬萊滄海隔。
那知平地有青云,只屬尋常避世人。
關中日月空千古,花下山川長一身。
48
《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宋·劉黻
扶輿播清淑,何代不毓才。
森森萬壑松,盍厚拱把培。
蒙養正性存,臨教大義開。
嗟哉古道息,習氣少已乖。
區區黃冊子,所事惟奪魁。
戶庭且得色,斯文何望哉。
49
《益州州學對訓堂》 宋·何郯
益為蕃捍西南隅,物眾地大稱名都。
擇守來頒茲土政,治人頗與他邦殊。
蹉跌一有戾條教,便宜皆得行黥誅。
群奸帖息不敢動,無復弄兵覬穿窬。
51
《鶴》 宋·任隨
何年玉羽別昆丘,飛舞長親十二樓。
警露夜窺瑤圃月,翔云高憶海天秋。
肯教渠略知遐壽,會向神區更遠游。
正是溶溪煙水碧,好陪青鳳飲澄流。
52
《春日田園雜興》 宋·桑柘區
粟爵瓜官懶觀覦,生涯云水與煙腴。
晚風一笛麥秧隴,春雨半鑰桑櫥區。
可是樊遲宜請學,肯教陶亮嘆將蕪。
斜陽芳草聯情處,更把新詩吊石湖。
53
《重建峴山羊侯祠歌》 宋·王洙
襄陽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峴名特尊。
山形卑墮不峻極,屹若巨首臨江濆。
大山半空不成霍,絕水闕左非其亹。
砠巔赑屭戴危石,箕踞曼衍羅芳蓀。
54
《詠懷十首》 明·陳第
至言本難言,真得何所得。
以意示者深,以詞教者嗇。
宣尼述天行,伏羲垂卦畫。
忽當蜚遁時,蹤跡杳莫測。
55
《感往昔》 明·葛高行文
歲聿莫而歷蹇兮,執霜心以為柄。
揚真氣之馥馥兮,叩寂寞而見性。
刷淟涊之流俗兮,佩蕙纕以自解。
驚箕伯之襲幃兮,撞我思之悠悠。
57
《徐良輔耕漁軒》 明·王隅
南山饑牛常待飯,而君力田致疏懶。
北冥游鯤幾千里,而君重釣滄浪水。
高堂老親鶴兩鬢,二者本自供甘旨。
禾囷三百既有獲,得漁可羹而已矣。
58
《和宋肇游西池次韻》 宋·蘇軾
漢皇慈儉不開邊,尚教千艘下瀨船。
貪看艨艟飛斗艦,不知赑屃舞鈞天。
故山西望三千里,往事回思二十年。
自笑區區足官府,不如公子散神仙。
59
《河間》 宋·王安石
北行出河間,千歲想賢王。
胡麻生蓬中,詰曲終自傷。
好德尚如此,恃材宜見戕。
乃知陰自修,彼不為傾商。
區區三世家,廟冊富文章。
教子以空言,得祚果不良。
* 關于教區的詩詞 描寫教區的詩詞 帶有教區的詩詞 包含教區的古詩詞(10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