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效地的詩詞(306首)

    201 《寄何首烏丸與友人》 宋·文同

    此草有奇效,嘗聞于習之。
    陵陽亦舊產,其地尤所宜。
    翠蔓走巖壁,芳叢蔚參差。
    下有根如拳,赤白相雄雌,

    202 《曉入東谷》 宋·文同

    振纓效王官,釋耒去鄉縣。
    十年始還此,景物覺盡變。
    東谷素所愛,乍到若創見。
    煙云引晨策,數里入蔥蒨。

    203 《送湯相守紹興二十韻》 宋·周必大

    漢辟蕭居守,周興畢保厘。
    安危元注想,中外自隨時。
    憶昨生戎馬,誰知死佛貍。
    天其永我命,王乃大巡師。

    204 《送石昌言知宿州》 宋·蔡襄

    符離封城古云望,扼控東南地形壯。
    飛流金粟走舟車,鎮壓奸雄宿兵仗。
    昌言才思老臺閣,聲名遠出風騷將。
    倦直承明得守符,詔書遣臨士民上。

    205 《洗竹》 宋·邵雍

    歲寒松柏共經秋,叢剉無端蔽翳稠。
    遍地冗枝都與去,倚天高幹一齊留。
    應龍吟后聲能效,儀鳳來時功可收。
    未說其佗為用處,此般風格最難儔。

    206 《可必吟》 宋·邵雍

    可必人間唯善事,不由天地只由衷。
    莫嫌效遠因而止,更勉其來更有功。

    207 《大理趙寺丞世長知益州華陽縣》 宋·楊億

    帝選循良撫遠民,由來百里應星辰。
    征車蜀道聞猿苦,祖帳西郊落葉頻。
    莫為割雞輕邑宰,應須叱馭效忠臣。
    錦城自古繁華地,好與風光作主人。

    208 《和泉上人》 宋·黃公度

    芒鞋踏遍萬山松,得得歸來丈室中。
    破祴一身在懸罄,清談對客似撞鐘。
    名家要看驚人舉,覓句何須效我窮。
    春雨地爐分半坐,便疑身住古禪叢。

    209 《張云翔采蘭堂》 宋·黃公度

    丈夫貴成名,人子重養志。
    志養非鼎食,名成要身致。
    世上萬男兒,二者少稱遂。
    樂哉張公子,此事有馀地。

    210 《劉致中惠瓜》 宋·劉子翚

    炎熇氣如焚,塊坐惟兀兀。
    劉侯惠甘瓜,胸資助次瀉渤。
    豐膚素浪浮,翠理霜刀刜。
    因思少年時,窺園步清樾。

    211 《燕歌行》 宋·汪元量

    北風刮地愁云彤,草木爛死黃塵蒙。
    撾鞞伐鼓聲咚咚,金鞍鐵馬搖玲瓏。
    將軍浩氣吞長虹,幽并健兒膽力雄。
    戰車軋軋馳先鋒,甲戈相撥聲摩空。

    212 《用禁物體書雪》 宋·朱翌

    宵分獵獵風翻幃,平明漫漫雪擁扉。
    高妝老樹枝不舉,深壓野麰根漸肥。
    削平履跡頃刻盡,吹落楊花從來稀。
    饑烏大有在陳厄,循階入房冷不飛。

    213 《次韻和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蝕詩》 明·劉基

    招搖指坤月望日,大月如盤海中出。
    不知妖怪從何來,惝恍初驚天眼眣。
    兒童走報開戶看,城角咿嗚聲未卒。
    蟾逃兔遁漠無蹤,璧隕珠沉一何疾。

    214 《閏六月眉州奏禾生九穗》 宋·夏竦

    眉山遠地蜀川西,九穗嘉禾忽效祺。
    東極龍枝人莫睹,環丘玉粒世空知。
    中和積粹名方異,繁蔚呈祥事更奇。
    自可增封齊北里,豈將同穎比繁禧。

    215 《上運使工部》 宋·強至

    天地慳英氣,人皆所得偏。
    公乎何卓越,性乃獨純全。
    精學窺神{奧米換采},遺經討圣淵。
    辭宗師者眾,詩將敵無前。

    216 《餞寄定海交代》 宋·陳造

    縣尹古子男,今不一錢直。
    低摧奉簡書,偵伺常屏息。
    白簡與按間,歲月供彈劾。
    當路雖所懼,奸民巧狙擊。

    217 《均州贈應守沈倅》 宋·陳造

    聞道均陽郡,平時百萬家。
    客行休訪古,世異定興嗟。
    逐逐才為市,通通亦摻撾。
    僅成新聚落,那復舊豪奢。

    218 《再次韻謝王仲衡尚書薦章》 宋·陳造

    襧生布衣兒,始未客黃祖。
    一鶚輕百鷙,名已騰薦語。
    跌宕噤不施,眾笑此何取。
    一賦出緒余,已可光近古。

    219 《次韻鄭同年餞行》 宋·陳造

    一官自食天水草,群雋追奔風馬牛。
    儉幕胡寧效涓滴,孔裝未擬借膏油。
    交情顧我失一臂,才地較君輸幾籌。
    更引功名挽衰朽,天生江水不西流。

    220 《嵩陽書院詩》 宋·李廌

    束發從政事,佩緩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致或世賞,因儒升仕涂。

    * 關于效地的詩詞 描寫效地的詩詞 帶有效地的詩詞 包含效地的古詩詞(3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