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故跡的詩詞(897首)

    881 《送朱仲微使君赴闕》 宋·孫應時

    聲跡周行舊,人門漢相延。
    謝宗康樂在,阮侄仲容賢。
    文獻群公側,風流晚輩先。
    天資超玨,心量極澄淵。

    882 《讀晦翁遺文悽愴有作》 宋·孫應時

    先生千載人,浩氣隘穹壤。
    早薄聲利交,超然傲塵鞅。
    飲酒讀離騷,追游必豪克。
    風月飽高吟,云泉擅奇賞。

    883 《和簡叔游張園》 宋·孫應時

    賦歸堂上憶春山,點筆題詩傍石欄。
    老子如今已陳跡,故人誰與共追歡。
    青燈客舍一杯酒,細雨江城二月寒。
    多謝相過同太息,百年身世夢中看。

    884 《翠陪方何諸人后庵謝客紀事》 宋·王洋

    后山客館報聘禮,野寺僧甌當酒茶。
    云未散屯知候雨,溪唯貪漲不容沙。
    草間翁仲今塵跡,雪后江梅是故花。
    一掃窮愁無不足,方知謀醉是生涯。

    885 《送宋飲冰過四明郡齋》 宋·薛嵎

    憶昔曾登太白巔,閑云留我石床眠。
    集詩刪失題猶記,人事乖違歲屢遷。
    極羨故交游汗漫,不禁離思對嬋娟。
    山中乏致兼金饋,形跡相忘二十年。

    886 《瓢飲陳子在病后見寄次韻奉答》 宋·薛嵎

    聞君臥病長於悒,文會過從跡頓疎。
    空對秋風驚節物,無因杯酒具圍蔬。
    柴刑晝揜聽殘雨,燈火涼生理故書。
    一啟來緘拜佳什,清冷如奉笑談余。

    887 《容照巖》 宋·楊時

    清時投跡在嵌崟,一穴晴光破晚陰。
    刺草未容忘魏闕,故應長有子牟心。

    888 《曉行霜重如雪》 宋·喻良能

    霜重寒威一夜加,曉來人跡板橋斜。
    已看白雁來千里,想見青州滿百花。
    何處菊枝猶復耐,故園菊味定堪嘉。
    慈顏正念征裘薄,歸去萱堂笑語譁。

    889 《過揚州平山堂邂逅許深父主漕》 宋·袁說友

    平生蹤跡半江湖,歲晚淮鄉識舊都。
    小卻車塵行復止,要看山色有還無。
    關山回首嗟何限,風景于人豈不殊。
    猶得故人談世事,金城方略政堪圖。

    890 《和兼善韻》 宋·袁說友

    江湖蹤跡厭萍游,只有詩魔老未休。
    平日故人談語句,朞胩裹眼識風流。
    自能作意閒中趣,無復關心世外愁。
    趁此百年身偶健,為君一語竟須酬。

    891 《題山谷居士書坡公帖》 宋·袁說友

    當年二老嘆云云,猶喜坡翁返故鄉。
    展卷如今但陳跡,丘原無復起蘇黃。

    892 《題葉英州清白亭》 宋·曾豐

    一元之氣天得清,推為覆幬萬物生。
    四時之氣秋得白,推為揪斂萬物成。
    清白為德蓋如此,我公可獨取于水。
    水生于天落于秋,妙與萬物為終始。

    893 《挽王撫干》 宋·曾豐

    柒左風流跡已陳,故家余韻更何人。
    云霄浩蕩開雛鳳,歲月崢嶸逼老椿。
    三釜未終身大暮,九泉無憾意長春。
    北邙山下重回首,片玉空懷萬古塵。

    894 《過南安接孟使君辭警策多矣復承遣詩追惠遂足》 宋·曾豐

    坤元分氣謂無間,南崖北崖才尺寸。
    地寒地暖差之半,乾元分氣謂無頗。
    南枝北枝能幾何,春早春遲差爾多。
    我來幸未全失策,南枝早退不留跡。

    895 《致敬五公祠堂》 宋·曾豐

    五公稷契益皋夔,朝跡才安輒復危。
    始信君非讎格處,皆緣國是有搖時。
    高山日矯行人首,喬木時顰故老眉。
    莫道落南非美事,也多添得永州碑。

    896 《送李長蘅北上二首》 明·程嘉燧

    送子復行役,前期登北固。
    焦嶺宜終宵,江光洗月露。
    挹彼萬里流,話此兩歧路。
    郡郭未可越,圓景已盈度。

    897 《題畫雪景送炤師歸黃山喝石居(去年除夕,師》 明·程嘉燧

    蓮花峰腰三丈雪,飛鳥無聲人跡絕。
    山僧冒寒晨出山,觸踏層冰跗圻裂。
    遠來問疾剛一笑,寒缸結花如吐屑。
    紙窗竹屋歲聿除,駒隙光陰催電掣。

    * 關于故跡的詩詞 描寫故跡的詩詞 帶有故跡的詩詞 包含故跡的古詩詞(8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