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故跡的詩詞(897首)
441
《秋興》 宋·林東愚
落日江城動鼓鼙,故山千里轉逶迤。
謝安舊宅空陳跡,尼父馀風異昔時。
苜蓿秋高戎馬健,海門日短雁書遲。
客窗兀對黃昏坐,云漢悠悠起暮思。
442
《墨池發祥詩呈蔣教》 宋·劉名世
城頭學宮高巍巍,中有方井號墨池。
窮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傳右軍宅,滌硯濡毫向池側。
蘭亭絕筆跡成塵,此間池水猶能黑。
443
《世降》 明·劉玉
六籍逮狂秦,三王跡已陳。
虞淵初息駕,滄海又揚塵。
猿鶴皆君子,豺狼有故人。
只存丹竅理,常與日華新。
444
《重過龍居寺》 宋·劉政
重來舊游處,觸目景添幽。
故墨猶余跡,忠魂已斷頭。
疎鐘號暮雨,枯木響殘秋。
欲訴愁人意,頻懷杞國憂。
445
《念奴嬌·茂林修竹》 宋·陸文圭
茂林修竹,自山陰散后,幾番陳跡。
修禊年年春故事,懊恨風流非昔。
當日蘭臺,后來菊圃,苗裔江南北。
睹君雅號,恍然舊事重憶。
446
《次韻梁尉秦碑》 宋·莫濟
六王失國四海歸,秦皇東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減,名與蒼頡爭飛馳。
自言功德可歌頌,黔首個個愚無知。
海神何故獨拒命,風濤塞路蟠蛟螭。
447
《送歙硯與裴唐卿》 宋·史伯強
平生足跡遍九州,知子筆端回萬牛。
歙硯故持贈,夜光非暗投。
茲實舊坑子坑尾,遠勝洮州綠鴨頭。
清淑之德隱于石,珉中玉表非其儔。
448
《玉華山》 宋·宋球
玉華山來自何處,巉巉拔立陵紫煙。
上有干云切霄之蒼松,下有迸崖漱壑之清泉。
長河西來齧山足,{左火右粦}火白日明峰巔。
浮嵐暖翠入窗戶,六月殿閣風冷然。
449
《題子陵釣臺》 宋·孫沔
中興曾作故人看,抗節唯憐七里灘。
枯枿臥沙疑野艇,叢篁生岸憶長竿。
天邊舊跡星辰動,江上馀基水石寒。
應笑渭濱周呂望,白頭因獵從和鑾。
452
《明逸宣義披仙館》 宋·吳頤
弟兄相踵上青冥,遺跡空馀壓郡城。
似惜高風久零落,故開華館面崢嶸。
樓臺宛轉明朝日,圖史紛披照短檠。
疑有雙鳧求紫府,檐間時送步虛聲。
454
《還珠洞次曾宏正韻》 宋·蕭桂林
標柱征南不記春,未應追感淚流痕。
巖虛生白□心地,波洑澄清肅耳根。
壯士於斯留顯跡,大夫非此賦招魂。
江山今古人何在,戰馬嘶風憶故園。
455
《晉檜行》 宋·許彌安
紫極宮中晉朝檜,故老語我今千年。
盤根厚地龍蛇走,榦薄霄漢星斗懸。
玄冬飛雪斷人跡,貞姿不敢平時妍。
虬枝香葉翠如幄,一子不落今蒼煙。
456
《題釣臺》 宋·楊潛
遐想當年隱富春,生涯只寄一絲綸。
幸逢白水為真主,肯向青山訪故人。
試問勒功依日月,何如占象動星辰。
回頭四七皆塵跡,獨有先生跡未塵。
458
《龍潭禱雨紀事》 宋·楊幼輿
戴星躡履謁靈祠,俯瞰龍宮映綠漪。
鏡樣清潭三百尺,峰巒環繞聳蒼碧。
道旁野老忽長噓,昔也原為安民居。
嫂笑小姑借梳掠,插梳橫耳走送卻。
459
《西陂》 宋·余復
涉海波濤險,登山足力疲。
胡為赤鑒游,海角山之涯。
崎嶇亂石間,況復乘船危。
茲游固有意,訪古傷今時。
* 關于故跡的詩詞 描寫故跡的詩詞 帶有故跡的詩詞 包含故跡的古詩詞(8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