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故袍的詩詞(187首)
81
《城西別友》 明·康彥登
驛樓重發不勝悲,執手難于乍別時。
故國殘年人去遠,亂山疏雨馬行遲。
青袍暗濕為儒淚,綠酒愁聽送客詩。
最是關門風雪惡,明朝吹盡鬢邊絲。
82
《玉山謠贈時憲》 明·練子寧
我所思兮玉山之岧峣,粲芙蓉兮凌丹霄。
謫仙一去已千載,至今誰續《廬山謠》?熊侯家住劍江側
,慣掃秋山之黛色。
聞余此興為寫之,仿佛梅仙舊時宅。
83
《送殷孝章之咸陽教諭》 明·秦約
西上長安跋涉勞,三千里外朔風號。
地連渭水秦川近,山接終南泰華高。
故國總消龍虎氣,斷碑猶打駱駝膏。
一官莫笑儒林選,曾捧瑯函覲赭袍。
85
《舟次漢浦》 明·盛彧
漢浦揚帆秋水高,青山小朵出林梢。
浪開日閃江豚背,草亂風翻水鶴巢。
破產曾無匡國計,辭家徒有故人袍。
長年三老歌相答,一夜霜華入鬢毛。
87
《楚岸吟寄牟子》 明·王廷陳
楚岸長楊垂至地,百鳥嬌啼春自醉。
晴絲冉冉墮碧空,風光頗為游人媚。
我家黃子國,君住鄂王城。
大江東下云霧接,滔滔應瀉故人情。
88
《送俞振宗南游》 明·吳寬
手扶藜杖出南園,不向妻孥告一言。
白發被肩過浙水,青山回首隔吳門。
平蕪客路何時盡,喬木人家幾處存。
此去越中憐歲暮,綈袍應見故人恩。
89
《湖邊會飲》 明·吳學禮
秫價年平易索醪,西風野店快持螯。
門疏楊柳前峰見,瓦上藤花破屋高。
時異最傷嫠婦緯,歲寒方重故人袍。
小舟待月同歸去,橫直沙頭插短篙。
90
《偶成》 明·張宇初
寥落文衿嘆二髦,倚空灝氣渺秋毫。
樹云分暝侵殘帙,江雨添涼入弊袍。
新沐尚應慚貢禹,故書猶擬寄山濤。
無端歲月催疏鬢,笑指蘆花試小舠。
91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95
《中隱堂詩(SS〗并敘)》 宋·蘇軾
岐山宰王君紳,其祖故蜀人也,避亂來長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園有名長安城中,號中隱堂者是也。
予之長安,王君以書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詩甚勤,因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難,游秦遂不歸。
100
《徐得之閑軒》 宋·秦觀
建安自古多俊髦,徐子磊落尤其豪。
論兵說劍走湖海,身勤事左無所遭。
綠林五校已屠膾,黑衣三衛羞徒勞。
歸來故山便卜筑,脫棄萬事輕鴻毛。
* 關于故袍的詩詞 描寫故袍的詩詞 帶有故袍的詩詞 包含故袍的古詩詞(1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