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故失的詩詞(885首)
681
《有嘆》 宋·陳造
應事如應敵,收功端有素。
詩乃隨景遷,預計幾膠柱。
鼓吹月明秋,當時亦佳句。
見卵求時夜,竟為陰云妒。
683
《贈關彥長》 宋·陳師道
少年初識字,已誦子虛賦。
嘗疑天上人,已離人間去。
蹉跎二十年,久自嘆遲暮。
倦游梁宋間,郤踏江湖路。
685
《答黃充》 宋·陳師道
我無置錐君立壁,舂黍作麋甘勝蜜。
綈袍不受故人意,藥餌肯為兒輩屈。
割白鷺股何足難,食盧鶿肉未為失。
暮年五斗得千里,有愧寒檐背朝日。
686
《還里》 宋·陳師道
曠士愛吾廬,游子悲故鄉。
慷慨四方志,老衰但悲傷。
虛名自成誤,失得略相當。
暮年還家樂,未覺道路長。
687
《城南寓居》 宋·陳師道
游子暮何歸,韋杜城南村。
秋水深可測,挽衣踏行云。
道暗失歸處,棲鳥故不喧。
牛羊閉籬落,稚子猶在門。
688
《寄舍弟二首》 宋·李新
冷漿庭巷四時秋,巧拙時情不解謀。
遠客病容詩共瘦,故鄉野水淚通流。
稍辜破鏡刀頭約,盡失蒼蠅驥尾游。
他日江湖看生計,鴨頭春浪一扁舟。
689
《有懷高執中》 宋·李新
危襟坐西軒,綠牖浮曉光。
初疑故人來,冷吹嘯疏簧。
春意已浩蕩,寒云尚蒼茫。
家貧食無魚,但覺早韭香。
念我莫逆友,失計臨邊場。
定當何時歸,共此白日長。
690
《送吳使君》 宋·李新
西南世家無十族,吳范生兒長食肉。
虎頭犀骨初長成,閉門教草三千牘。
傳來舊物凌云筆,楷字君王無第一。
墨池染盡俱拙人,柿葉學成幾失實。
691
《再和》 宋·馮時行
煌煌六世學,兀兀門亦專。
耕道宜有秋,而我適旱乾。
疏鬢日月邁,破衣霜雪單。
誰謂四海寬,已覺一飽難。
692
《和史濟川見贈》 宋·馮時行
歲晚扁丹雪霰邊,蕭疏與君俱可憐。
向來共厄黃楊閏,別后相逢白發年。
覓句剩煩梅作興,攻愁直縱酒稱賢。
故人一笑誠希闊,得失休論布幔天。
695
《施磨衲與惠因長老》 宋·曹勛
三韓山川悉漢地,其中佛法亦復然。
王子義天不思議,剪除須發作佛事。
東渡參問三乘法,無為分與最上乘。
喜抱方袍入凈人,有僧蒞敬能攝受。
697
《細君》 宋·曹勛
族類皆有偶,所偶各有方。
我本漢家女,遠嫁烏孫王。
言語既不通,嗜欲寧相當。
生肉以為食,膻酪以為漿。
700
《哭元帥宗公澤》 宋·吳芾
嗚呼哀哉元帥公,百世一人不易逢。
堂堂天下想風采,心如鐵石氣如虹。
正色立朝不顧死,半生常在謫籍中。
真金百鏈愈不變,流水萬折歸必東。
* 關于故失的詩詞 描寫故失的詩詞 帶有故失的詩詞 包含故失的古詩詞(8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