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政徹的詩詞(79首)

    41 《丙寅歲秋再抵長松奉等慈師入城作詩記一時事》 宋·李薰

    前來送師歸,今日迎師去。
    送迎我何勞,師乃困行路。
    天公將歸誰尤,耗釋此下土。
    一水禍未忘,旱勢復如許。

    42 《念奴嬌 送幕職》 宋·陸文圭

    殘花剩柳,正啼鵑聲里,郵亭別館。
    三疊陽關聽未徹,手執離杯引滿。
    政坐諸君,久煩老子,今日才蕭散。
    翩然歸去,故園綠樹春晚。

    43 《送僧歸護國寺》 宋·宋綬

    臺嶺分燈契上機,政庭傳教及禪扉。
    供開薄饌持盂至,夢憶霞標振策歸。
    吟硯自澄晨磬徹,經窗間掩夕香微。
    袍紋迥奪巖芝色,猊座人天喜重圍。

    44 《代上何樞密》 宋·許應龍

    宋元憲公王沂公,妙齡擢第魁南宮。
    清華歷遍升諫省,雍容二府亮天工。
    卻斂經綸來望郡,一鎮天雄一鎮鄆。
    政聲洋溢徹宸聰,丹詔紫泥催入覲。

    45 《重修朝宗門樓集句呈王宰》 宋·余壹

    茲城實佳麗,上與浮云齊。
    加望川之陰,津途去不迷。
    一旦起樓高百尺,城高跨樓滿金碧。
    朱門峨臨九衢,一片彩霞迎曉日。

    46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47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48 《憶昔行美達監州》 明·劉崧

    圣王端居總四夷,黃河妥帖東南馳。
    明明政化若流水,禍亂之梗誰階基?咄哉事變異往昔,簧
    鼓邪說非寒饑。
    囂然挾兵起田里,誅殺長吏為妖魑。

    49 《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學士院》 宋·戴復古

    禁城雞唱金門開,起居舍人攜疏來。
    榻前一奏一萬字,歷歷寫出忠義懷。
    頓首惶恐臣昧死,越錄敢言天下事。
    百年河洛行胡朔,恨滿東南天一角。

    50 《晚秋農家》 宋·陸游

    豢犬使警夜,畜雞用司旦;徹警盜所窺,失旦固吾患。
    豈無糠粞費,施報不可緩。
    家居亦為政,發我中夜嘆。

    51 《送何一之右司出守平江》 宋·楊萬里

    十年一別再從游,又見魚書拜徹侯。
    人物只今何水部,風流不減柳蘇州。
    白蘋洲上春傳語,烏鵲橋邊草喚愁。
    報政不應遲五月,鶯花紫禁佇歸舟。

    52 《讀武紀》 宋·文同

    嗟哉徹之有天下,甘心神仙希羽化。
    五十余丈起樓觀,萬八千里走車駕。
    安期羨門竟何在,五利文成終死詐。
    若非留意尚文學,嬴政且賢非爾亞。

    53 《永豐行》 宋·韓元吉

    丹陽湖中好風色,晴日波光漾南北。
    湖岸人家榆柳行,風飐低昂似迎客。
    系船并岸聊一呼,老農指是官田圩。
    長衫紫領數百輩,見我羅拜長嗟吁。

    54 《講徹禮記崇政殿開宴應制》 宋·夏竦

    幄坐尊儒術,華光御講筵。
    爰開柏梁宴,為畢曲臺篇。
    法從飛緌接,藩房綺組聯。
    賜花均彩萼,陪鼎雜冬鮮。
    甘潤聲詩洽,芳蕤注籍傳。
    師臣咸拜手,歸道黼帷前。

    55 《寄韓子蒼》 宋·吳則禮

    忍饑徹困聊上書,世故如許可復耐。
    孔兄有底喚不來,人意政緣俗物敗。
    撐腸一缽十方糜,要是堅持衲僧戒。
    失身文字因果中,黃發猶還毛潁債。

    56 《次韻趙帥四首》 宋·陳造

    藩方人奠枕,楚尾鐵為城。
    曉日熙仁惠,春雷的殷政聲。
    護邊一李勣,增戶幾王成。
    笑指瓊花露,如公徹底清。

    57 《次韻解樞干二首》 宋·陳造

    阿文鈍于學,莫計故新年。
    向微他出錯,詎徹醯甕天。
    論交置才否,如君政自賢。
    為導有源水,俾加視后鞭。

    58 《次韻許節推喜雪》 宋·陳造

    雪后緘詩送春燠,何異祠壇起只肅。
    吟哦三嘆思答報,幾欲揮毫紙隨縮。
    多聞實藉益者三,敬客不啻需之六。
    別君方看月弦下,及六僅比羊胛熟。

    59 《鳳凰臺》 宋·李廌

    舜韶奏九成,鳳凰故來儀。
    漢徹方秦政,何乃悮至斯。
    爾非雞與鶩,出處當慎時。

    60 《上姑丈閭丘通牧少卿》 宋·李廌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傾。
    哲王慎民監,措術如和羹。
    辛甘或偏長,非可制割烹。
    五味既可口,君子嘗曰平。

    * 關于政徹的詩詞 描寫政徹的詩詞 帶有政徹的詩詞 包含政徹的古詩詞(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