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政復安的詩詞(179首)

    21 《次韻寄題馬少張致政亦樂園》 宋·楊萬里

    亦樂園將獨樂園,兩園誰窄復誰寬。
    似聞閭里溪深處,下有蛟龍水底蟠。
    黃帽已捐蒼玉佩,朱顏不借紫金丹。
    剌桐花發梅花落,安得乘風去一觀。

    22 《紀贈致政燕侍郎》 宋·宋祁

    中朝鵠發俊,得謝寵安車。
    碧落超新秩,承明別舊廬。
    叔時今老矣,司寇此歸歟。
    畫有封廚秘,詩多乙牘馀。

    23 《過長安醉別資政鄭侍郎》 宋·范仲淹

    鄉關交復親,把酒且逡巡。
    共上青云路,相看白發人。
    有為須報國,無事即頤神。
    故素幾云在,風音莫厭頻。

    24 《明妃曲》 宋·陳造

    漢宮第一人,只合侍天子。
    四弦春風手,可用入胡耳。
    天生國艷或累,金賂畫工寧不恥。
    玉顏初作萬里行,朔風黧面塵昏。

    25 《再和明復蹈元之什》 宋·李彌遜

    湓江散吏來萬里,借屋僧房冷如水。
    支頤一束儻會心,容膝數椽真傲世。
    大而無用澗底松,過者不顧道傍李。
    賣刀買犢愧老農,汲水埋盆作兒戲。

    26 《趙資政建三層樓中層藏書》 宋·樓鑰

    危樓杰立潭府雄,仰望驚瞿何穹窿。
    擎以八柱真良工,恍如木天移海東。
    扶欄三級橫復縱,八窗交映光玲瓏。
    更上一層迥不同,歷覽萬象俱空濛。

    27 《寄懷》 宋·趙蕃

    風聲雨滴相騷屑,深山深處應凝雪。
    豐年未慮米如珠,病骨自安衣百結。
    鄰翁墐戶行徑斷,怪我讀書聲屋徹。
    茲時意緒政復佳,欲往尋梅間何闊。

    28 《勞農安德鎮古剎過句德華園二首》 宋·程公許

    青煒留中分,風日和且釅。
    冰綃熨遠空,云錦織方甸。
    宵政自古然,長官欲身勸。
    皤皤彼黃發,懇懇余素念。

    29 《送文政禪者》 宋·釋重顯

    古有焦桐音,聽寡不在彈。
    古有陽春曲,和寡不在言。
    言兮牙齒寒,未極離微根。
    彈兮歲月闌,未盡升沉源。

    30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31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32 《捕蛇者說》 唐·柳宗元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
    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

    古文觀止生活賦稅

    33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34 《隆中對》 魏晉·陳壽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

    初中文言文贊美寫人

    35 《封建論》 唐·柳宗元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則孰為近?曰:有初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論述政治

    36 《待漏院記》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寧者,何謂也?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張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勞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數也,是不獨有其德,亦皆務于勤耳,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

    古文觀止議論

    37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38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39 《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 宋·李清照

    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咸陽草。
    五坊供奉斗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來,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樓前走胡馬,珠翠踏盡香塵埃。

    詠史借古諷今憂國

    40 《指南錄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守、遷皆不及施。
    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會使轍交馳,北邀當國者相見,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

    愛國抒情議論

    * 關于政復安的詩詞 描寫政復安的詩詞 帶有政復安的詩詞 包含政復安的古詩詞(1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