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政聲的詩詞(719首)

    21 《送沈少府還江寧》 唐·錢起

    遠宦碧云外,此行佳興牽。
    湖山入閭井,鷗鳥傍神仙。
    斜日背鄉樹,春潮迎客船。
    江樓新詠發,應與政聲傳。

    22 《上李常侍》 唐·戎昱

    旌旗曉過大江西,七校前驅萬隊齊。
    千里政聲人共喜,三軍令肅馬前嘶。
    恩沾境內風初變,春入城陰柳漸低。
    桃李不須令更種,早知門下舊成蹊。

    23 《上李常侍》 唐·戎昱

    旌旗曉過大江西,七校前驅萬隊齊。
    千里政聲人共喜,三軍令肅馬前嘶。
    恩沾境內風初變,春入城陰柳漸低。
    桃李不須令更種,早知門下舊成蹊。

    24 《送衛司法河中覲省(即故王吏部延昌外甥)》 唐·盧綸

    出身因強學,不以外家榮。
    年少無遺事,官閑有政聲
    曉山臨野渡,落日照軍營。
    共賞高堂下,連行弟與兄。

    寫景懷才不遇悵惘

    25 《贈李杭州》 唐·張籍

    仙郎白首未歸朝,應為蒼生領六條。
    惠化州人盡清凈,高情野鶴與逍遙。
    竹間虛館無朝訟,山畔青田長夏苗。
    終日政聲長獨坐,開門長望浙江潮。

    26 《送崔郎中赴常州》 唐·姚合

    貴是鴒原在紫微,榮逢知己領黃扉。
    人間盛事今全得,江上政聲復欲歸。
    風起滿城山果落,雨馀穿宅水禽飛。
    昔年嘗作毗陵客,石峭泉清天下稀。

    哲理

    27 《隨州獻李侍御二首》 唐·姚鵠

    彩筆曾專造化權,道尊翻向宦途閑。
    端居有地唯栽藥,靜坐無時不憶山。
    德望舊懸霄漢外,政聲新溢路岐間。

    28 《題漢州西湖》 唐·薛能

    西湖天下名,可以濯吾纓。
    況是攜家賞,從妨半驛程。
    嘗茶春味渴,斷酒晚懷清。
    盡得幽人趣,猶嫌守吏迎。
    重餐逢角暮,百事喜詩成。
    坐阻湘江謫,誰為話政聲

    29 《題漢州西湖》 唐·薛能

    西湖天下名,可以濯吾纓。
    況是攜家賞,從妨半驛程。
    嘗茶春味渴,斷酒晚懷清。
    盡得幽人趣,猶嫌守吏迎。
    重餐逢角暮,百事喜詩成。
    坐阻湘江謫,誰為話政聲

    30 《送防州鄔員外》 唐·許棠

    千溪與萬嶂,繚繞復崢嶸。
    太守勞車馬,何從駐旆旌。
    椒香近滿郭,漆貨遠通京。
    唯滌雙塵耳,東南聽政聲

    31 《送睦州侯郎中赴闕》 唐·方干

    昔著政聲聞國外,今留儒術化江東。
    青云舊路歸仙掖,白鳳新詞入圣聰。
    弦管未知銀燭曉,旌旗已侍錦帆風。
    郡人難議酬恩德,遍在三年禮遇中。

    送別友情

    32 《贈秋浦金明府長》 唐·杜荀鶴

    倚郭難為宰,非君即有私。
    惟憑野老口,不立政聲碑。
    苦甚求名日,貧于未選時。
    溪山竟如此,利得且吟詩。

    33 《贈秋浦金明府長》 唐·杜荀鶴

    倚郭難為宰,非君即有私。
    惟憑野老口,不立政聲碑。
    苦甚求名日,貧于未選時。
    溪山竟如此,利得且吟詩。

    34 《獻長沙王侍郎》 唐·杜荀鶴

    文星漸見射臺星,皆仰為霖沃眾情。
    天澤逼來逢圣主,辭林盛去得書生。
    云妝岳色供吟景,月浩湘流遞政聲
    美化事多難諷誦,未如耕釣口分明。

    35 《寄溫州朱尚書并呈軍倅崔太博(朱名褒)》 唐·杜荀鶴

    永嘉名郡昔推名,連屬荀家弟與兄。
    教化靜師龔渤海,篇章高體謝宣城。
    山從海岸妝吟景,水自城根演政聲
    今日老輸崔博士,不妨疏逸伴雙旌。

    36 《題安定張使君》 唐·韋莊

    器度風標合出塵,桂宮何負一枝新。
    成丹始見金無滓,沖斗方知劍有神。
    憤氣不銷頭上雪,政聲空布海邊春。
    中興若繼開元事,堪向龍池作近臣。

    37 《饒州馀干縣琵琶洲有故韓賓客宣城裴尚書修行…因以和吟》 唐·韋莊

    琵琶洲近斗牛星,鸞鳳曾于此放情。
    已覺地靈因昴降,更聞川媚有珠生。
    一灘紅樹留佳氣,萬古清弦續政聲
    戟戶盡移天上去,里人空說舊簪纓。

    38 《擬權龍褒體贈鄠縣李令及寄朝右(李令因之休官)》 唐·鄭愚

    鄠縣李長官,橫琴膝上弄。
    不聞有政聲,但見手子動。

    39 《擬權龍褒體贈鄠縣李令及寄朝右(李令因之休官)》 唐·鄭愚

    鄠縣李長官,橫琴膝上弄。
    不聞有政聲,但見手子動。

    40 《題洛陽縣壁》 唐·李兼

    猾吏畏服,縣妖破膽。
    好錄政聲,聞于御覽。

    * 關于政聲的詩詞 描寫政聲的詩詞 帶有政聲的詩詞 包含政聲的古詩詞(7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