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放筆的詩詞(355首)
301
《和張王臣郊游韻三首》 宋·廖行之
山頭笑語落千家,曉入登臨引暮霞。
極目未應煩笏拄,招朋端不羨魚叉。
歸來皓月明於燭,睡熟黃紬臥放衙。
幕府官閑詩思敏,賡酬亹亹筆生花。
302
《挽宋知縣剛仲二首》 宋·廖行之
與君同志復同州,少日論文放一頭。
孝子憂親雙鬢白,癡兒了事一生愁。
凌云意氣須臾盡,積歲聲名取次休。
賴明遺編留史筆,幾回廢卷淚橫流。
304
《還云岑魯直詩》 宋·鄭清之
蟠空健筆虎蛟騰,九折羊腸萬馬登。
裁剸燠寒真兒圣,牢籠泉石肯輸僧。
命意得了兔走穴,放字未安狐聽冰。
句法當頭飛棒喝,就渠言下辨三乘。
307
《米元章四大字帖贊》 宋·岳珂
昔大令書壁,作方丈大字,觀者至數百人。
蓋能書家嘗以收斂觀楷則,而以縱放觀精神。
予觀此書,大不失倫。
蓋自智而慧者筆下有天真之悟,而惟清與凈者胸中無一點之塵也。
308
《虞忠肅萬里帖贊》 宋·岳珂
方長鯨之干誅,駭百川這騰浪。
撼坤軸其欲裂,有雍公之忠壯。
策數船之奇勛,射天狼于北向。
既旄頭之夜殞,窘紛披而投仗。
312
《游道場山遇雨》 宋·周弼
飄然久作登臨想,才遇名山雨亦游。
林尾亂聲猶間響,枝頭殘滴未全收。
濯翻野竹從教軃,沖落巖花放出流。
欲把姓名書石上,幾回拈筆又成休。
313
《和知郡史監丞鹿鳴宴詩》 宋·方岳
文物聲明極盛秋,傅巖人不待形求。
筆扛龍鼎雄豪在,手拔鯨牙汗漫游。
溫飽定知非雅意,治安誰與借前籌。
老予曾到慈恩頂,更放諸賢出一頭。
314
《次韻劉簿禱雨西峰》 宋·方岳
句津清圓蚌剖胎,斷無塵土到靈如。
開張九虎排云入,約束五龍驅雨來。
造物無私心感動,太平有象筆追回。
焚香小待生呈佛,未放青天萬里開。
315
《次韻劉簿寄示》 宋·方岳
塵世崎嶇天一握,俗子追奔蝸兩角。
先生宴坐心平夷,矮屋打頭甘寂寞。
手提老筆挾霜氣,合上蓬山直延閣。
高人乃亦主簿耳,往往胸中自丘壑。
317
《次韻程仲實僉事紀行》 宋·陳著
道脈來從洛二程,天教馳轡福東瀛。
筆頭有海清塵濁,胸次如春放雪晴。
喜拍蓬壺鰲亦抃,攀遮梅驛馬難行。
恨無老翼飛隨去,歲晚江空潮自生。
* 關于放筆的詩詞 描寫放筆的詩詞 帶有放筆的詩詞 包含放筆的古詩詞(3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