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收步的詩詞(378首)
223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24
《周玄初禱雨詩》 明·朱友諒
道人鞭龍出潭底,黑云一片山頭起。
仰看紅日不見光,黑龍頭搖白龍尾。
有時登壇步七星,一呼一吸成雷霆。
白波翻空海水立,銀河落地天瓢傾。
225
《送太仆卿燕泉何公》 明·左國璣
我聞天廄之馬千為群,五花雜沓皆成云。
前年驅賊付壯士,十種消耗無三分。
邇來西胡連北漠,將軍跣步相爭搏。
思昔龍媒得跨鞍,飛騰掃靜山陰落。
226
《妾薄命》 唐·李白
漢帝寵阿嬌,貯之黃金屋。
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
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
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哲理
228
《監試呈諸試官》 宋·蘇軾
我本山中人,寒苦盜寸廩。
文辭雖少作,勉強非天廩。
既得旋廢忘,懶惰今十稔。
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飲。
229
《芙蓉城》 宋·蘇軾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
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
往來三世空鏈形,竟坐誤讀黃庭經。
230
《芙蓉城(并敘)》 宋·蘇軾
世傳王迥子高,與仙人周瑤英游芙蓉城。
元豐元年三月,余始識子高,問之信然,乃作此詩。
極其情而歸之正,亦變風止乎禮義之意也。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231
《游博羅香積寺(并引)》 宋·蘇軾
寺去縣七里,三山犬牙,夾道皆美田,麥禾甚茂。
寺下溪水可作碓磨,若筑塘百步閘而落之,可轉兩輪舉四杵也。
以屬縣令林抃,使督成之。
二年流落蛙魚鄉,朝來喜見麥吐芒。
232
《寄曾子固》 宋·王安石
吾少莫與何,愛我君為最。
君名高山岳,嵑樂嵩與泰。
低心收憃友,似不讓塵境。
又如滄江水,不逆溝畎澮。
234
《感寓四首》 宋·戴復古
夜雨挾西風,摵摵撼庭樹。
浮生堪幾秋,青鬢忽已素。
鉛刀刲九牛,策蹇望長路。
所操莽無奇,自好徒自誤。
改弦調新聲,履道易故步。
收功在桑榆,其敢怨遲莫。
235
《臘月村田樂府十首》 宋·范成大
冬舂行臘中儲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計米;
群呼步碓滿門庭,運杵成風雷動地。
篩勻箕健無粞糠,百斛只費三日忙;
齊頭圓潔箭子長,隔籮耀日雪生光;
237
《秦淮》 宋·范成大
祖龍驅群龍,疏此萬丈溝。
雨工戀故棲,十步九回頭。
至今秦淮曲,蜿若春蛇游。
舟師厭回互,嘆息倚柁樓。
238
《初寒》 宋·陸游
雨霽林猶滴,泥新路易乾。
蕭條山步晚,憔悴客衣單。
小女收魚笱,童兒放鴨欄。
初寒豈不好,衰病自無歡。
239
《初晴》 宋·陸游
暑雨初收體為輕,遠山盡出眼偏明。
詩憑寫興忘工拙,酒取澆愁任濁清。
綠樹有陰休倦步,澄溪無滓濯塵纓。
老人本少凋年感,不奈江城暮角聲。
240
《早春出游》 宋·陸游
微云薄靄新晴後,小蓋輕輿古道遙。
林杪幽禽初學囀,墻陰凍雪未全消。
酒壚日暮收青旆,市步人歸擁畫橈。
欹帽捫髯常半醉,逢人誰與話無憀?
* 關于收步的詩詞 描寫收步的詩詞 帶有收步的詩詞 包含收步的古詩詞(3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