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收撫的詩詞(122首)

    61 《觀孔義甫與謝致仕詩有感》 宋·鄭俠

    人生足清閑,天下第一福。
    惜哉聲與利,舉世方逐逐。
    君子耀軒裳。
    小人腴口腹。

    62 《讀史》 宋·周南

    條綜都遺忘,繙收亂貯儲。
    據梧甘觝滯,撫卷涉伸噓。
    老去從螢槁,昏來著茗祛。
    緋懷千載上,知讀幾年書。

    63 《寄陳彥博奉常》 明·高遜志

    雨收山氣佳,日入川光暝。
    岸幘倚孤松,飄蕭發清興。
    花藥紛滿畦,桑麻郁成徑。
    西林宿鳥歸,前溪漁榜定。
    曠望絕人蹤,坐愛郊原靜。
    撫景念徂春,思君一觴詠。

    64 《臨云嘆》 明·葛高行文

    臨高云而三嘆兮,撫簡冊以致思。
    步花陰而四顧兮,內傷悲而移時。
    睹扶光之如箭兮,哀歲月其難追。
    仰浮云之飄飄兮,志凜然而與世披。

    65 《送潘御史克容釋累赴京》 明·郭登

    才難不其然,此嘆自千古。
    淳風散已久,至道卑若土。
    紛紛事機巧,泛泛播簧鼓。
    虛名競相尚,實踐反遭侮。

    66 《送唐生上京八韻》 明·李蓘

    江頭春日高,看爾乘流去。
    淑氣澹宜人,淮山雨邊曙。
    田鼠方化頠,岸柳未成絮。
    傾囊貯詩草,撫誦自厭飫。

    67 《春雨閑居》 明·李元昭

    簾幕陰將放,圖書潤未收。
    水埋高渚脊,云透遠峰頭。
    綠重草容悅,紅輕花態愁。
    閑居對妻子,燕笑撫茶甌。

    68 《大同江口舍舟而涂抵樊昌四十里紀實》 明·魏觀

    扁舟畏風濤,上馬遵大路。
    馬喜大路平,騫然欲馳鶩。
    手疲兩足痛,縱逸恐顛仆。
    呼奴執其轡,控馭使徐步。

    69 《次韻章傳道喜雨(禱常山而得·)》 宋·蘇軾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飲咸苦。
    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
    預憂一旦開兩翅,口吻如風那肯吐。
    前時渡江入吳越,布陣橫空如項羽。

    70 《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宋·王安石

    西江望士眾長兼,卓犖傳家在一男。
    壯志異時開史牒,妙齡終日對書龕。
    桂堂發策收科選,櫻苑頒詩豫宴酣。
    大邑援琴聊試可,小州懷紱果才堪。

    71 《答虞醇翁》 宋·王安石

    輟學以從仕,仕非吾本謀。
    欲歸諒不能,非敢忘林丘。
    臨餐恥茍得,冀以盡心酬。
    萬事等畫墁,雖勤亦何收。
    揚揚古之人,彼職乃無憂。
    感子撫我厚,欲言秪慚羞。

    72 《荷花》 宋·秦觀

    方塘收雨腳,落日半遙岑。
    芙蕖凈娟娟,麗服撫翠衾。
    無言意自遠,欲渡秋水深。
    緬懷平生人,對此詎可尋。

    73 《樓上醉書》 宋·陸游

    丈夫不虛生世間,本意滅虜收河山;豈知蹭蹬不稱意,八年梁益凋朱顏。
    三更撫枕忽大叫,夢中奪得松亭關。
    中原機會嗟屢失,明日茵席留余潛。
    益州官樓酒如海,我來解旗論日買。

    74 《昭文王相公出鎮青社》 宋·宋祁

    西漢無雙彥,中興第一流。
    二篇應商夢,七圣首軒游。
    昔會光華旦,時當物色求。
    從容賜官筆,都穆潤緹油。

    75 《感春》 宋·張耒

    淹留生白發,默默又驚春。
    花房與柳萼,三見東風新。
    竟日雨不止,翛翛寒著人。
    擁裘坐閉閣,但與山爐親。

    76 《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 宋·張耒

    戰國韓余壤,王畿漢舊京。
    南圍山峙秀,東泛洛浮清。
    女幾荒遺廟,宜陽認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戰有榛荊。

    77 《初冬偶成》 宋·張耒

    清商忽已謝,環堵緬清冬。
    今晨起何早,肅氣凄房櫳。
    繁霜凜欲結。
    霽霧迷長空。
    理畦曉蔬盡,收果高林空。
    六年淮陽客,歲歲風景同。
    吁嗟吾老矣,撫事思無窮。

    78 《南獠》 宋·歐陽修

    洪宋區夏廣,恢張際四維。
    狂孽久不聳,民物含春熙。
    耆稚適所尚,游泳光華時。
    遽然攝提歲,南獠掠邊陲。

    79 《喝馬一枝花·雨過山花綻》 宋·無名氏

    雨過山花綻。
    霧斂云收天漢。
    清閑幽雅處游玩。
    古洞巖前,時把金丹煉。

    80 《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明·高啟

    前年吳門初解兵,君別故國當西行。
    有司臨門暮驅發,道路風雨啼孩嬰。
    倉皇不敢送出郭,執手暫立懷憂驚。
    我時雖幸脫鋒鏑,亂后生事無堪營。

    * 關于收撫的詩詞 描寫收撫的詩詞 帶有收撫的詩詞 包含收撫的古詩詞(1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