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收當的詩詞(981首)

    441 《皇夫嘆》 明·孫宜

    歲當己亥三月初,天子南幸鄢郢都。
    飛書走檄連日夜,藩司之使催皇夫。
    編氓土著簽不足,流居浮戶貼始敷。
    索資要賂弊難竟,私有里甲公吏徒。

    442 《會慶堂》 明·唐之淳

    飄飄山上云,乃在谷中藏。
    風吹萬里去,何當還舊鄉。
    阿翁昔居鄉,黑發坐高堂。
    手栽堂前樹,日夕望陰涼。

    443 《解嘲詩(并序)》 明·屠滽

    見惡必遠避,見善嘗加恭。
    石田乃隱者,賦詩亦多工。
    如何論朝政,所論殊不公。
    此札實差謬,何謂聲枌枌。

    444 《續催送日鼓謠(鄧侍郎崖山作催送日鼓謠文丞》 明·汪德鈞

    冬冬晨鼓催,目注東方白。
    日華欲動月無輝,殺氣沖天云血色。
    坎坎暮鼓擊,日沒崦嵫黑。
    朔風吹海毒波翻,旄頭錯落光芒出。

    445 《西峰》 明·王履

    渭水載殘日,金蛇爛西游。
    分光到巖阿,我我巖之幽。
    平田豁萬里,紫煙日邊浮。
    參差野人居,明滅蘆花洲。

    446 《陳節婦》 明·王祎

    妾生南海涯,窈窕如秋花。
    鄰娃不識面,千里隔窗紗。
    一朝嫁夫婿,共在桐城住,門前有舶船,便欲為商去。
    歡好百年身,今年涉兩春。

    447 《大同江口舍舟而涂抵樊昌四十里紀實》 明·魏觀

    扁舟畏風濤,上馬遵大路。
    馬喜大路平,騫然欲馳鶩。
    手疲兩足痛,縱逸恐顛仆。
    呼奴執其轡,控馭使徐步。

    448 《過張魯公祠》 明·吳世忠

    遺廟荒涼古木稠,孤忠千載思悠悠。
    頻摧北虜三千士,獨障南藩百二州。
    落日旌旗迷大澤,屯云劍戟枕長流。
    當年玉輦西還日,勛業誰將汗簡收。

    449 《林泉怡性歌為東暉上人作》 明·香嚴和尚

    伽黎分付參玄人,水邊林下頤天真。
    須就松間結茅屋,竟無閑事勞精神。
    碧草蒼苔凈如洗,卻教何處飛紅塵。
    占得白云萬余畝,山猿野鳥來相親。

    450 《菜薖為永嘉余唐卿右司賦》 明·徐賁

    遠辭華蓋居,來卜山陰宅。
    乍到俗未諳,久住地旋辟。
    屋廬尚樸純,楹桷謝雕飾。
    高營踞山跗,深甃逗泉脈。

    451 《中秋日問主人病》 明·雪浪法師

    十日佳期約,山園半畝宮。
    雨收殘暑盡,月出大江空。
    背屋一亭竹,當門幾樹桐。
    我來憐病病,數問主人翁。

    452 《除夜雜詠》 明·楊循吉

    歲除當此夜,灑掃事匆匆。
    井上皆封草,門前盡畫弓。
    祠堂神影掛,客座佛筵崇。
    撒豆祈兒疾,存炊忌釜空。

    453 《詠陽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諸公同游聯句之作》 明·楊循吉

    偉哉此陽山,有石俟歌誦。
    形將冰塊截,勢與蓮花共。
    仰觀一何高,登涉不可鞚。
    鳥飛必徊翔,云出自騰滃。

    454 《九日得繼之書》 明·殷云霄

    病起重陽花正開,高齋獨酌當登臺。
    吳中此日來雙鯉,江上何時共一杯。
    萬里長風吹落木,孤云斜日照秋苔。
    百年懷抱憑誰盡,滄海新收鼓角哀。

    455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456 《陳員外奉使西域周寺副席中道別長句》 明·曾棨

    漢家郎官頭未白,扈從初為兩京客。
    忽逢天邊五色書,萬里翩翩向西域。
    腰間寶劍七星文,連旌大旆何繽紛。
    解鞍夜臥營中月,攬轡朝看隴上云。

    457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458 《贈呂仲善之北平搜訪遺事》 明·趙滂

    龍庭返騎如飛煙,真人端拱收中原。
    北平圖籍載連舸,掛一漏萬無完篇。
    妖星夜半躔奎宿,山川千載還清淑。
    國書不使外廷傳,翰林青簡空如玉。

    459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460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 關于收當的詩詞 描寫收當的詩詞 帶有收當的詩詞 包含收當的古詩詞(9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