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收歸的詩詞(1817首)

    721 《大酺(和須溪春寒)》 宋·顏奎

    唱古荼コ,新荷葉,誰向重簾深處。
    東風三十六,向園林都過,余寒猶妒。
    公子狐裘,佳人翠袖,怎見此時情否。
    天上知音杳,怪參差律呂,世間多誤。

    宋詞精選少女傷春

    722 《祝英臺近》 宋·張涅

    一番風,連夜雨。
    收拾做春暮。
    艷冷香銷,鶯燕慘無語。
    曉來綠水橋邊,青門陌上,不忍見、落紅無數。

    723 《六丑·楊花》 宋·彭元遜

    似東風老大,那復有、當時風氣。
    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
    浩蕩何世。
    但憶臨官道,暫來不住,便出門千里。

    詠物寫花寓人

    724 《齊天樂》 宋·董嗣杲

    玉山曾醉涼州夢,圖芳京無今古。
    露顆虬藤,風枝蠹葉,遺墨何人收取。
    當時贈與。
    記輕別西湖,笑離南浦。

    725 《水調歌頭(玄真子吟)》 宋·孫銳

    玄真子隱居江湖,自號煙波釣徒。
    肅宗賜之奴曰漁童,婢曰樵青。
    人問其故。
    曰:漁童使捧釣收綸,蘆中鼓枻;樵青使蘇蘭薪桂,竹里煎茶。

    春天寫景抒懷孤寂

    726 《百字令》 宋·褚生

    半堤花雨。
    對芳辰消遣,無奈情緒。
    春色尚堪描畫在,萬紫千紅塵土。
    鵑促歸期,鶯收佞舌,燕作留人語。

    727 《念奴嬌》 宋·趙龍圖

    吾今老矣。
    好歸來、了取青山活計。
    甲子一周余半紀,諳盡人間物理。
    婚嫁隨緣,田舍粗給,知足生慚愧。

    婉約寫人

    728 《沁園春》 宋·崔中

    自己陽生,正是中虛,靜極動時。
    默地雷微震,沖開玉戶,天心朗徹,放下簾幃。
    真火沖融,靈泉復湊,不昧谷神何險危。
    自然妙,若三川龍躍,九萬鵬飛。

    729 《喜遷鶯(別陳新恩)》 宋·程必

    少年意氣,腦燕兵胡革錄,虜王區脫。
    眼底朦朧,腹中空洞,不著曹劉元白。
    聞道殊科八中,也要彩盧連擲。
    收拾盡,到如今但有,寸心如鐵。

    730 《詠梅九首》 明·高啟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梅花組詩

    731 《圓圓曲》 清·吳偉業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長篇敘事

    732 《鴛湖曲》 清·吳偉業

    鴛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溪煙。
    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
    樹上流鶯三兩聲,十年此地扁舟住。

    湖水

    733 《蒼水》 清·黃宗羲

    少年苦節何人似?得此全歸亦稱情。
    廢寺醵錢收棄骨,老生禿筆記琴聲。
    遙空摩影狂相得,群水穿礁浩未平。
    兩世雪交私不得,只隨眾口一閑評。

    邊塞勵志贊美將士愛國

    734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羈旅孤獨寫雨感傷

    735 《渡江云·楊花》 清·周濟

    春風真解事,等閑吹遍,無數短長亭。
    一星星是恨,直送春歸,替了落花聲。
    憑闌極目,蕩春波、萬種春情。
    應笑人舂糧幾許?

    典故傷懷相思

    736 《問說》 清·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

    小學文言文學習哲理

    737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738 《荊軻刺秦王》 兩漢·劉向 編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739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740 《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宋·歐陽修

    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
    群芳爛不收,東風落如糝。
    參軍春思亂如云,白發題詩愁送春。
    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

    春天寫景西湖思鄉

    * 關于收歸的詩詞 描寫收歸的詩詞 帶有收歸的詩詞 包含收歸的古詩詞(18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