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支骨的詩詞(207首)
181
《相撲兒》 宋·趙文
一兒攀肩猿上枝,一兒接臂倒立之。
立者忽作踞地伏,攀者引頭立其足。
飛跳倏忽何輕翾,憐爾骨節柔如綿。
少年屈折支體軟,紅錦纏頭酒論碗。
此兒巧捷未足稱,江南何限無骨人。
182
《初至江城寓分司衙》 宋·董嗣杲
書生浪出值暑天,何啻千里身在船。
今辰忽向船亭坐,頭眩猶類瀕江牽。
履平劃地若恍惚,四體不舒慣臲杌。
自嗟時滯久勞苦,驅馳負得貧筋骨。
183
《葛嶺》 宋·董嗣杲
白云幾疊翠嵐重,往往疏鐘出梵宮。
石骨誰人鐫佛像,嶺頭何處覓仙翁。
樓臺水月丹青地,簾幕鶯花錦繡叢。
游子莫支蒼竹去,風雷容易起虛空。
184
《近苦多故坐病乏藥》 宋·董嗣杲
江郊雪冱莫知津,客淚雙垂悵此身。
魔障在前無妄想,饑寒隨處肯言貧。
畏途日有風波恐,病骨時需藥石頻。
屏息支吾心已擾,眼前謀絕故鄉親。
186
《游硯山》 宋·王炎
他山石徒多,器寶匿幽僻。
產璞芙蓉坑,金聲而玉德。
岡巒外鉤聯,地勢中斷隔。
曲塢八九家,路入羊豕跡。
190
《贈張術人》 宋·項安世
霅川張姓彪其名,惠而過我古津亭。
自言有術通心靈,西庚北壬甲與丁。
配以十二珠躔經,水火木金相孕刑。
錯綜三五命與星,參鉤互鞠窮年齡。
191
《還徐叔子犀帶》 宋·陳傅良
徐子贈我舊寶犀,宣和國工所事治。
玄玉十截黃四垂,厚且半寸徑尺圍。
方廉整不刻毫厘,金飾諸末柔丹韋。
寘之止齋光陸離,天吳海若不敢窺。
192
《憶弟》 宋·葉茵
支藤來海嶠,骨肉海西邊。
對月成千里,舉頭同一天。
更沈寒戍角,歌急晚潮船。
孤雁商予意,聲聲落枕前。
194
《石鼓歌》 明·李東陽
昔聞石鼓在太學,鼓形穹窿石犖嶨。
髫年釋褐隨班行,未識研覃與揚搉。
始官翰林歲分獻,晚以代祀觀尤數。
我思古人不可見,健筆雄詞兩超卓。
195
《賦壬一侄孫破硯》 宋·艾性夫
山翁手持青石骨,疑是元寶瘞中物。
支床搗練應不然,中裂何由半存沒。
冰池既決不可隄,鏡面已破那能規。
達人不必顧墮甑,好事大率逢轟碑。
寒蟬飽飲供曉滴,盡了山中病磨墨。
太和磔裂三千年,何處人間有完璧。
196
《入局馬上》 宋·孔武仲
愁云慘慘增寒威,冰铓砭骨裘不支。
鳴騶南北困道路,擾擾人趨入省時。
京師久旱塵土惡,喜有小雨沾須眉。
跨鞍便起江湖興,波明別浦柳半垂。
臥聽篷聲睡正穩,放船不問歸來遲。
197
《秀亭秋懷十五首》 宋·方回
癡癡誰氏子,晝夜安以偷。
其人一何樂,惟我攢百憂。
憂者謂速朽,頑骨病復瘳。
樂當必老壽,顧已歸山丘。
饑生支床龜,飽死豺虎儔。
天道匪易測,人事諒難籌。
生死吾不知,及辰為茲游。
198
《送醫工郭耕道》 宋·方回
上古三皇軒農羲,天始有柱地有基。
腹虛與實療民饑,心塞與開植民彝。
保民性命專厥司,握生殺權名曰醫。
萬事萬物有偶奇,一陰一陽之所為。
199
《雙清亭》 宋·郭印
鑿開蒼翠著幽亭,正取澄江一鏡半。
嘉木千章垂倒影,支流三道咽寒聲。
橋橫古路肩相屬,云襯斜陽眼自明。
竹色波光交借重,照人心骨有馀清。
* 關于支骨的詩詞 描寫支骨的詩詞 帶有支骨的詩詞 包含支骨的古詩詞(20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