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支消的詩詞(98首)

    81 《發排灣過小孤彭郎祠下遂宿馬當》 宋·岳珂

    山小孤,磯彭郎,中納百谷吞三江。
    江流澎湃不可當,熱比折木傾銀潢。

    82 《蒲澗山行宿景泰呈諸友人》 宋·李昴英

    蒲根采得汎金船,滴水巖前且地仟。
    造物添支閑歲月,上恩不與好山川。
    意行芳草迷丹灶,旋摘新芽撥澗泉。
    欲雨還晴便登覽,更消一宿白云巔。

    83 《和張石山古風約郊行》 宋·衛宗武

    乾坤空闊幾由旬,仁氣{映日換土}圠熏為春。
    郊原萬象列綺繡,華哉規令方施行。
    舊年與花嘗有約,肯倦攜筇并躡屩。
    近來時事與花違,一任自開還自落。

    84 《丹青閣》 宋·華岳

    未識丹青意,憑欄試解潮。
    煙云朝起陸,汀渚暮生潮。
    山卓數枝筆,天橫一幅綃。
    霞收紅暈淺,溪褪綠痕消。

    85 《折丹桂 重陽教化集卷之一》 元·王哲

    害風故著言談引。
    全道應難忍。
    榮華攀愛已捐除,謾調和,教你盡。
    好將心脈時時診。
    道服須支準。
    前篇詞意請消詳,這番兒,催得緊。

    86 《春日湖居書事寄子璿師》 宋·釋智圓

    閑居作賦擬安仁,壯志潛消白發新。
    煙浪靜牽來往夢,鶯花深慰寂寥身。
    野塘草綠湖村暮,石鼎茶香岳寺春。
    終學支公買山住,白云深處待為鄰。

    87 《江陵為瀏陽柳氏作云山書院歌》 宋·項安世

    山中何所有,云氣長悠悠。
    院中何所有,書冊滿高樓。
    登樓看云復看書,千古萬古同卷舒。
    子于其間樂有馀,我今為子言其粗。

    88 《得文敬雙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疊韻奉答》 明·李東陽

    問君朝回胡不歸,西馳急腳走若飛。
    云承部檄籍戎伍,歲給纊布頒冬衣。
    浮圖東望瑜伽宅,尺地西垣懶回屐。
    只應官事了癡兒,怪底可人招不得。

    89 《寄題經父萱堂》 宋·孔武仲

    萱堂有秋花,對客如勸侑。
    人生本多事,更以百憂副。
    愔愔橫天壤,擾擾迷刻漏。
    傾地救海涸,揭柱支山仆。

    90 《和張岳州雪夜彈琴》 宋·陳杰

    凍云留云消較遲,乾風颼颼時一吹。
    原野慘淡看不宜,饑烏愁絕噤寒鴟。
    飽死帳下羊羔兒,灞橋寂歷久無詩。
    誰歟凝香清夢回,玉山半側瘦藤支。

    91 《七月四夜十過差涼閑坐和徐子融晦日所寄四絕》 宋·陳文蔚

    每向清宵自省愆,滔滔無奈世皆然。
    盈虧消息因而悟,萬事支頤一聽天。

    92 《春寒久病》 宋·方回

    似覺今年太坎軻,春寒無策與降魔。
    斷支酒費貧如故,細讀醫書病更多。
    客夢鄉關心破碎,好花時節雨消磨。
    時人豈識衣冠會,清朗蘭亭晉永和。

    93 《偈頌七十六首》 宋·釋師范

    徑山結夏,不論功過。
    飯來展缽孟,困則伸腳臥。
    縱有千人萬人,只消一個半個。
    豈不見流支要打胡達磨。

    94 《頌古一○一首》 宋·釋子淳

    白頭童子智尤長,半夜三更渡渺茫。
    任支往來無間斷,不消船艇與浮囊。

    95 《石縫泉清輕而甘滑傳聞有年矣前此數欲疏引入》 宋·蘇頌

    峨峨鳳凰山,有泉出其腋。
    初微才濫觴,漸大乃穿石。
    靈苗蔭荼槚,寶氣近金錫。
    毖彼淵源長,茲惟云霧液。

    96 《次韻劉希顏李泰發龍井壽圣請獻辨才詩》 宋·王洋

    古人重好古,今人徒賞今。
    賞今拘近俗,何以勞寸心。
    昔者臞面仙,分符此來臨。
    邦君舍華軒,老人獨散襟。

    97 《和野堂僧子惠韻》 宋·袁說友

    與公林下昔閒人,別后書來意轉親。
    老去興懷空繾綣,詩來得句愛清新。
    眼看吳地千峰月,心在苕溪一釣綸。
    猶得支郎消息好,錦囊時寄筆端春。

    98 《聽查八十彈琵琶》 明·王稚登

    查翁琵琶天下聞,奇妙不數康昆侖。
    六月虛堂發清響,泉鳴木落浮云昏。
    人言琵琶出胡族,君今彈之戛哀玉。
    邊雨夜裂交河冰,朔風秋折穹廬竹。

    * 關于支消的詩詞 描寫支消的詩詞 帶有支消的詩詞 包含支消的古詩詞(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