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攢石的詩詞(200首)
101
《野廟碑》 唐·陸龜蒙
碑者,悲也。
古者懸而窆,用木。
后人書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
自秦漢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稱矣。
諷刺小品文
102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104
《登泰山日觀峰》 宋·梅堯臣
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金熔。
浴出車輪光,隨天行無蹤。
正視刺我目,攢集如劍鋒。
照曜萬物興,磨滅萬物兇。
草木既無命,必聞石間松。
當時一避雨,安得大夫封。
人而茍不遇,抱簡誦六龍。
105
《隴頭水》 南北朝·徐陵
別涂聳千仞。
離川懸百丈。
攢荊夏不通。
積雪冬難上。
枝交隴底暗。
石礙波前響。
回首咸陽中。
唯言夢時往。
106
《沁園春·我自無憂》 宋·陳人杰
我自無憂,何用攢眉,今憂古憂。
嘆風寒楚蜀,百年受病,江分南北,千載歸尤。
洛下銅駝,昭陵石馬,物不自愁人替愁。
興亡事,向西風把劍,清淚雙流。
107
《嵩山十志十首·云錦淙》 唐·盧鴻一
水攢沖兮石叢聳,煥云錦兮噴洶涌。
苔駮犖兮草夤緣,芳冪冪兮瀨濺濺。
石攢叢兮云錦淙,波連珠兮文沓絳。
有潔冥者媚此幽,漱靈液兮樂天休,實獲我心兮夫何求。
108
《送柴中行出守章貢》 宋·危稹
力為君王乞得州,補天示了石學心。
人才自係國輕重,吾道亦關公去留。
殿角才辭槐影日,船頭便轉荻花秋。
競夸祖賬都門外,誰識眉攢杜甫愁。
109
《海棠》 宋·周弼
海棠最佳須老叢,遠及百年花始紅。
歷看名葩此為盛,剛柯硬葉交相映。
倚石攢青二三丈,雨膏倒吸胭脂上。
仿佛璇霄發曙光,細族蓬萊繡旗仗。
110
《郭忠恕出峽圖》 明·貝瓊
巫峽何危哉,夾拱如龍門。
禹治九州不得到此,峽口水作雷霆奔。
問汝江中人,幾日三巴去?峨眉五月銷古雪,滟滪堆深虎
須怒。
111
《虎溪三笑圖》 未知·成廷
三老風流笑口開,山中猿鶴亦驚猜。
攢眉入社漫多事,送客過溪能幾回?僧影欲隨秋水去,虎聲偏傍石橋來。
東林絕響今千載,撫卷題詩愧乏材。
112
《常熟致道觀七星檜》 明·黃云
琴川古跡得縱觀,七檜象斗羅仙壇。
真人手植自梁代,燧人之火不及鉆。
成形成象兩昭應,斟酌元氣其無端。
陰敷古殿覆玉座,星宮瞻天肅圣顏。
113
《陰那山》 宋·蔡蒙古
宮闕空懸勝絕奇,天然泉石畫中窺。
五峰指月攢寒玉,二水流云漾碧漪。
魚鳥身如游極樂,猿猴心似發菩提。
沈沈鐘鼓僧閒寂,客亦忘言自得之。
114
《峽山古調》 宋·杜曾
濫觴岷山側,朝宗蓋自然。
沸沸出幽竇,滔滔成巨川。
深流疑徹地,遠勢欲浮天。
萬石攢若斗,一流瀉如懸。
115
《題三易備遺》 宋·葛寅炎
誰鑿混沌竅,龍馬出澄淵。
篤生羲文圣,立極先后天。
三三羑所演,兩兩山之連。
不假人安排,自有天渾全。
116
《洋州》 宋·韓億
梁州鄰左右洋川,氣候融融別是天。
地僻過冬稀見雁,箐深初夏已聞蟬。
鄉風與蜀微相似,驛路見秦舊接連。
駱谷轉山圍境內,漢江奔浪繞城邊。
117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118
《偈頌九十三首》 宋·釋梵琮
趙州南,石橋北,觀音院里有彌勒。
祖師遺下一只履,直至而今覓不得。
趙州老子,信手栽荊棘,當門種蒺蔾。
四方人不到,徒自暗攢眉。
119
《游南山》 宋·汪任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云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臺敞舊軒欄。
120
《題安流亭》 宋·衛博
劍潭百尺深,中有神物蟠。
東注駢山腳,鑿鑿穿巑屼。
廣擬一葦航,聲戰兩耳寒。
異哉黃頭郎,放棹隨飛湍。
* 關于攢石的詩詞 描寫攢石的詩詞 帶有攢石的詩詞 包含攢石的古詩詞(2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