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操調的詩詞(96首)

    41 《度清霄(其二)》 宋·張繼先

    二更二點二更深。
    宮鐘聲絕夜沈沈。
    明月滿天如寫金。
    同光共影無昏沉。
    起來間操無弦琴。
    聲高調古驚人心。
    琴罷獨歌還獨吟。
    松風澗水俱知音。

    42 《滿江紅(招云巖、朔齋于雷園,二公用前雪韻賦梅)》 宋·李曾伯

    萬紫千紅,都不似、玉奴一白。
    三數萼、有冰霜操,無脂粉色。
    長共竹君松友伴,豈容蝶使蜂媒入。
    似惠和、伊任與夷清,兼三德。

    43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44 《送楊寘序》 宋·歐陽修

    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
    既而學琴于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其疾之在體也。
    夫疾,生乎憂者也。
    藥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聲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

    古文觀止送別序文

    45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46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47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48 《長門賦·并序》 兩漢·司馬相如

    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
    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
    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
    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

    寫景抒情女性感情騷體賦

    49 《梅花 其一》 元·王冕

    肯同凡卉爭妍?自與高人索笑。
    他年鼎鼐調和,不改山林節操。

    50 《古詩贈新城王貽上》 清·錢謙益

    風輪持大地,擊揚為風謠。
    吹萬肇邃古,賡歌暢唐姚。
    朱弦泛漢魏,麗藻沿六朝。
    有唐盛詞賦,貞符匯元包。

    51 《西山桐十詠·桐風》 宋·陳翥

    分材植梧桐,桐茂成翠林。
    日日來輕風,時時自登臨。
    拂干動微毳,吹葉破圓陰。
    虛涼可解慍,輕鼓如調琴。

    52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53 《上烏程李明府》 宋·蔡絛

    兩鬢憂民半欲絲,此中能政動神只。
    河陽花發春風滿,單父琴調晝日遲。
    直操已為松柏許,貞心不逐歲時移。
    鳳雛驥子生有種,已是庭前玉樹枝。

    54 《賀杜清獻入相》 宋·戴木

    玉陛傳呼宰相來,歡騰海內翕如雷。
    律身清介祁公操,佐主謀謨如晦才。
    夢弼已知符眾望,生賢益信應三臺。
    從容宰席調天紀,協氣從頭遍九垓。

    55 《題汪水云詩卷》 宋·劉豐祿

    海水奔騰朔風急,巨鰲震動坤軸折。
    茫茫水與云相連,中有仙人渺獨立。
    槁梧三尺操南音,輕視功名等秋葉。
    調高韻古泣鬼神,氈帳輕彈燕薊月。

    56 《句》 宋·袁坰

    雖云誤失風霜操,不替調羹為子賢。

    57 《杭山八景》 宋·章鑒

    泠泠雙澗瀉秋音,萬齒溪頭奏一琴。
    雨后更添猿鶴操,夜寒真是水龍吟。
    年光送盡從朝暮,律調含來自古今。
    借得許由當日耳,聽頻誰不為清心。

    58 《詩二首》 宋·趙汝域

    數葉梧桐落短廓,一泓秋水湛銀塘。
    調琴獨奏猗蘭操,啜茗清飄茉莉香。
    涕泣兩年同賈傅,癡夢千載笑君房。
    於今不作武寧客,蓑笠漁竿日月長。

    59 《白鶴巖》 宋·趙與檳

    六丁開兩壁,不知始何年。
    是間一崆峒,可為幾客延。
    我來拂石坐,傾耳聽潺湲。
    古榕蔽天罅,一瀑穿峽懸。

    60 《送侄讓還吳》 元·陳基

    西風蕭蕭鴻雁鳴,行子悠悠隨旆旌。
    百年衣食仰奔走,四海甲兵紛戰爭。
    猥將筆札事卿相,叨備戎行陪俊英。
    軍中草檄吾何有,馬上操觚汝所能。

    * 關于操調的詩詞 描寫操調的詩詞 帶有操調的詩詞 包含操調的古詩詞(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