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擅名的詩詞(248首)
221
《畫山水行》 明·張羽
古來名畫傳父子,唐有二李蜀兩黃。
吳興公子冠當代,雍也繼之早擅場。
宋祖子孫畫龍種,毛骨固是非尋常。
珊瑚寶玦久零落,空有妙藝傳文章。
223
《三山送樓干》 宋·陳宓
九仙山頭二月春,百花璀璀凝芳辰。
看花未省并驄馬,酌酒況復違佳人。
人人家在赤城里,五百大士疑前身。
襟懷喜作冰玉相,耳目不染聲色塵。
225
《歷代傳授歌》 宋·陳普
伏羲神農黃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專頊及高辛,唐虞堯舜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湯文武是。
堯舜傳官禹傳家,天與人與非私畀。
226
《挽詩》 宋·陳普
蠅頭蝸角總虛名,公擅儒林一老成。
四德兼全空翠袖,一丘何暇問蒼生。
書窗掩月雞同夢,琴室臨溪魚識聲。
可惜哲人今山矣,尚存畏敬盡堪刑。
229
《次韻賓旸令郎見示二首》 宋·方回
盛名從昔起寒微,逆旅蕭條未必非。
政可夜樓觀月落,不應曉枕嘆霜飛。
妙年振鬣思千里,他日干霄會百圍。
通介隨時有中道,稍容衰老擅漁磯。
232
《贈江東李提學》 宋·方回
小難和氣如三春,大難色瑩清無塵。
小難作詩到對處,大難更自髯絕倫。
天憐今年窮已極,稍慰蒹葭霜露身。
惡風劇雪走千里,一識頓有兩玉人。
233
《送陳守》 宋·郭印
惟昔號能吏,在公勤嚴明。
挾茲來共理,教化日流行。
堂堂陳漢州,所至樹風聲。
四美出天性,早擅循良名。
235
《送薛宗孺通理并州》 宋·蘇頌
河東望族衣冠盛,漢署潛郎閥閱優。
久擅才名宜治劇,又分朝寄去監州。
民風近古藩房肅,邊候無塵戍役休。
元帥正求賢者佐,得君應喜助咨謀。
236
《次韻兗弟忠懿王祠》 宋·蘇頌
五君相繼擅吳方,坐視群雄取亂亡。
侍子奔馳先入貢,鄰邦旅拒獨勤王。
豈惟佛剎傳遺像,自有孫謀襲懿芳。
應似竇融歸漢日,功名累世到瑰章。
237
《送鄭無忌南歸》 宋·蘇頌
我家本南閩,處世若羈寓。
侍親從宦游,東西遷者屢。
因循歷年載,未識南中路。
間歲至都城,始與里儒遇。
238
《次韻陳蒙城金風堂射飲》 宋·蘇頌
南都綠蟻封初拆,西圃芳條換新碧。
賓僚相遇惜馀春,樽俎留連因促席。
百夫決拾看和容,何用娛賓循飲格。
前者新詩嚴武事,幾日毬場較鋒鏑。
* 關于擅名的詩詞 描寫擅名的詩詞 帶有擅名的詩詞 包含擅名的古詩詞(2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