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撞鐘的詩詞(154首)

    61 《至華藏寺先呈璉長老》 宋·張镃

    切莫撞鐘領眾迎,作家相見要情真。
    亦庵自是優婆塞,知事當人定不瞑。

    62 《次吳菊潭八月十四夜韻二首》 宋·葉茵

    來夕九秋半,月同心跡清。
    已知千里共,祗欠一分明。
    流水往來影,幽人今古情。
    撞鐘先得句,塵世不須驚。

    63 《山寺》 宋·趙汝鐩

    樹暗常疑夜,山多易得云。
    撞鐘最深處,嶺外不曾聞。

    64 《寄曇晦二首》 宋·李處權

    道無南北本同流,遠赴叢林非所求。
    到底此生俱擾擾,從前何事不悠悠。
    撞鐘擊鼓千人飯,戴角披毛萬劫休。
    蚤晚相從巖下寺,對床清話雨颼颼。

    65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入深山,住蘭若,離色離聲無晝夜。
    撞鐘擊鼓不知鳴,地轉天回全不怕。

    66 《巾山行同王監簿作》 宋·舒岳祥

    皇華真人游海東,云行急疾去若風。
    蜺旌羽節追不及,飄遙雙幘墮碧空。
    六丁六甲不得取,化作兩峰撐青紅。
    至今八面各變態,隱見有無橫復縱。

    67 《次韻范子儀怡山飯訖訪王仙郡舊跡一首》 宋·蘇籀

    云衲撞鐘集,鶴衣輿轎來。
    暫沽彭澤酒,豈礙太常齋。
    道釋縱橫說,門庭南北開。
    皂叢天籟響,棋罷想龜回。

    68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69 《瑪瑙寺長鳴鐘》 明·張岱

    女媧煉石如煉銅,鑄出梵王千斛鐘。
    仆夫泉清洗刷早,半是頑銅半瑪瑙。
    錘金琢玉昆吾刀,盤旋鐘紐走蒲牢。
    十萬八千《法華》字,《金剛般若》居其次。

    70 《霜鐘》 宋·梅堯臣

    昔向寒溪臥,遠寺撞白云。
    今也趨早朝,殘月馬上聞。

    71 《題鐘》 宋·白玉蟾

    聞道琳宮欲范鐘,上皇敕賜萬斤銅。
    一模脫出等閑事,千古要知陶鑄功。
    敲得星飛驚落月,撞教云破響呼風。
    于今欲為吾皇壽,笑指瓊樓貼碧空。

    72 《贈徐鐘頭》 宋·白玉蟾

    樓上疎鐘撞月明,五云影里一聲聲。
    九天星宿皆朝斗,人世曉雞渾未鳴。

    73 《天下第二鐘歌》 宋·艾性夫

    瀕江破寺如膠舟,大鏞露立寒颼颼。
    金繩鐵紐作斷綆,土花苔碧生欒頭。
    我來摩挲考歲月,僂指落落三百秋。
    想當營度欲鼓火,野鬼夜哭山精愁。

    74 《送干鐘》 宋·釋法薰

    大爐鞴裹笑翻身,空腹高心許十成。
    好聽玉樓撞動處,和聲送出太分明。

    75 《示寶頭陀之徑山打鐘》 宋·釋紹曇

    勞生夢寐分途轍,深省一聲何處發。
    客系楓林半夜舟,僧敲煙寺黃昏月。
    爭似凌霄峰頂頭,怒鯨吼徹千林秋。
    飽噇眠漢不知曉,有眼如盲還聽否。
    我儂會得無聞性,說與頭陀終不信。
    不信試歸撞擊看,風遞落花山意寒。

    76 《禪人發心干鐘乞頌》 宋·釋正覺

    木落空山霜,夜樓時一撞。
    隨風度林嶺,喚月到蘿窗。
    響應虛傳谷,聲飛不礙江。
    夢回天意曉,蝴蝶失雙雙。

    77 《石鐘山》 宋·喻良能

    南北兩石鐘,上下一水側。
    造物妙鎔冶,蜚廉巧撞擊。
    鏜鞳仍噌吰,歌鐘與無射。
    豐山吾焉知,蒲牢爾何力。

    78 《登天壇夜見海》 唐·李益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壇月邊宿。
    仙人攜我搴玉英,壇上夜半東方明。
    仙鐘撞撞近海日,海中離離三山出。

    79 《醉留東野》 唐·韓愈

    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人不相從。
    吾與東野生并世,如何復躡二子蹤。
    東野不得官,白首夸龍鐘。
    韓子稍奸黠,自慚青蒿倚長松。

    抒情友誼

    80 《客有為余話登天壇遇雨之狀,因以賦之》 唐·劉禹錫

    清晨登天壇,半路逢陰晦。
    疾行穿雨過,卻立視云背。
    白日照其上,風雷走于內。
    滉漾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 關于撞鐘的詩詞 描寫撞鐘的詩詞 帶有撞鐘的詩詞 包含撞鐘的古詩詞(1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