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摹者的詩詞(62首)

    41 《贈劉進父監廟四首》 宋·趙蕃

    彼美南山石,槎牙更貫之。
    道雖橫至寶,誰復賞奇姿。
    嘆息已云屢,寫摹嘗有詩。
    吾曹從行者,名字亦俱垂。

    42 《正字南仲祭詩》 宋·周文璞

    昭陽作噩冬,愁云凝上蒼。
    我墮豀谷底,鹵莽聞公喪。
    哲人困中壽,頗謂告者狂。
    繼執邸吏符,躑蹢抽肝腸。

    43 《諸遂良枯樹賦帖贊》 宋·岳珂

    開禧之元,予仕軍庾。
    偕朋命駕,嘗即甘露。
    慨懷海岳,賦詩吊古。
    朅予再來,乘軺茲土。

    44 《右軍安問帖贊》 宋·岳珂

    唐人善書者,晨夕臨鵝池。
    生平安問帖,千古乃見之。
    蕭齋今為誰,米姓猶可窺。
    摹筆得活法,一卷當得師。

    45 《米元章臨顏真卿放生池帖贊》 宋·岳珂

    楷正而端方,維顏之長。
    軒昂而自善,維米之體。
    多嗜而博愛,故能有其態。
    略跡而取神,故不沒其真。

    46 《右軍得示帖贊》 宋·岳珂

    淳古有真味,不特見于結子。
    茲帖之名得示,縱摹倣於唐世,隱然猶有西晉之遺意。
    彼昌黎者,或肆譏議。
    謂以俗書趁姿媚,予未敢以為是。

    47 《右軍復尅二書帖贊》 宋·岳珂

    書摹于唐,故不當印以貞觀。
    然而涸筆天成,書名云爛,殆不止于真之亂。
    彼無別者,徒欲侈其真而汩以贗。
    石汰玉出,涇分渭判,尚考予贊。

    48 《智永千文真草帖贊》 宋·岳珂

    與嗣次韻成一家,作者更書遍河沙。
    幾年真草分正葩,變現要作千體夸。
    誰知筆椽出袈裟,如催犀角抽龍牙。
    墨池摹倣紛天華,尚想字母真摩耶。

    49 《題沈啟南所藏郭忠恕雪霽江行圖真跡》 明·李東陽

    洛陽老狂眼雙白,揮豪醉呼聲裂帛。
    手持造化奪天工,頃刻云煙變朝夕。
    有時點染入毫忽,決眥未須論寸尺。
    平看側睨部位勻,疊見層分了無隔。

    50 《劉公詩》 宋·孔武仲

    原甫吾不識,聞之士大夫。
    少時已絕群。
    卓牽千里駒。
    讀書足智慮,萬卷力有余。

    51 《送石宰》 宋·杜范

    朔風攪長林,凝冰封厚地。
    人嗟行路難,君行亦易易。
    句金號巖邑,日事紛萬蝟。
    群情一齟齬,煩言四騰沸。

    52 《醉翁亭圖引為趙達夫作》 宋·方回

    識本色人須本色,臭味論心不論跡。
    青蓮居士浣花老,畫像有人能畫得。
    非陳無己黃魯直,看畫題詩難落筆,醉翁萬代文章伯,中年偶墮滁陽謫。

    53 《送趙子昂提調寫金經》 宋·方回

    青藜夜照玉常直,外補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藝能累,天下善書今第一。
    魏晉力命王略帖,摹臨有過無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隸,兼有與可伯時癖。

    54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55 《送宋昶明仲湖州學錄》 宋·方回

    為不有本末,根固枝必稠。
    又如水有源,源清無濁流。
    顏子先四勿,韻冕患不優。
    曾子貴者三,豈于籩豆求。

    56 《次韻蘇子瞻學士臘日游西湖》 宋·蘇頌

    臘日不飲獨游湖,如此清尚他人無。
    唱酬佳句如連珠,況復同好相應呼。
    君嘗聽事嗟罪孥,雖在樂國猶寡娛。
    是社稷臣魯顓臾,直道自任心不紆。

    57 《重陽》 宋·喻良能

    一年秋節重陽濃,園林上下皆清風。
    遠山百里削寒玉,平湖十畝磨青銅。
    亦好茂樹蓊西北,露枝霜葉紛青紅。
    枝頭寂寂少啼鳥,天外隱隱飛征鴻。

    58 《葉自強讀書堂》 宋·喻良能

    退之宰陽山,暇隙唯讀書。
    同年大雅姿,文史以為娛。
    治劇逾整暇,日與竹素俱。
    頫首繙漢晉,高聲誦唐虞。

    59 《題王順伯秘書所藏蘭亭修禊帖》 宋·袁說友

    永和九年暮春日,蘭亭修禊群賢集。
    含毫欲下意已先,媚日暄風佐搖筆。
    當時一筆三百字,但說斯文感今昔。
    誰知已作尤物看,流傳人間天上得。

    60 《贈江宰彥通》 宋·曾豐

    富沙耆舊江先生,方冊之中久聞名。
    今識其子長安城,中年狀貌老典刑。
    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嘗一出清之聲。
    臨事不翅水鑒明,未嘗一示明之形。

    * 關于摹者的詩詞 描寫摹者的詩詞 帶有摹者的詩詞 包含摹者的古詩詞(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