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摹者的詩詞(62首)
44
《右軍安問帖贊》 宋·岳珂
唐人善書者,晨夕臨鵝池。
生平安問帖,千古乃見之。
蕭齋今為誰,米姓猶可窺。
摹筆得活法,一卷當得師。
46
《右軍得示帖贊》 宋·岳珂
淳古有真味,不特見于結子。
茲帖之名得示,縱摹倣於唐世,隱然猶有西晉之遺意。
彼昌黎者,或肆譏議。
謂以俗書趁姿媚,予未敢以為是。
47
《右軍復尅二書帖贊》 宋·岳珂
書摹于唐,故不當印以貞觀。
然而涸筆天成,書名云爛,殆不止于真之亂。
彼無別者,徒欲侈其真而汩以贗。
石汰玉出,涇分渭判,尚考予贊。
48
《智永千文真草帖贊》 宋·岳珂
與嗣次韻成一家,作者更書遍河沙。
幾年真草分正葩,變現要作千體夸。
誰知筆椽出袈裟,如催犀角抽龍牙。
墨池摹倣紛天華,尚想字母真摩耶。
51
《送石宰》 宋·杜范
朔風攪長林,凝冰封厚地。
人嗟行路難,君行亦易易。
句金號巖邑,日事紛萬蝟。
群情一齟齬,煩言四騰沸。
52
《醉翁亭圖引為趙達夫作》 宋·方回
識本色人須本色,臭味論心不論跡。
青蓮居士浣花老,畫像有人能畫得。
非陳無己黃魯直,看畫題詩難落筆,醉翁萬代文章伯,中年偶墮滁陽謫。
53
《送趙子昂提調寫金經》 宋·方回
青藜夜照玉常直,外補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藝能累,天下善書今第一。
魏晉力命王略帖,摹臨有過無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隸,兼有與可伯時癖。
54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57
《重陽》 宋·喻良能
一年秋節重陽濃,園林上下皆清風。
遠山百里削寒玉,平湖十畝磨青銅。
亦好茂樹蓊西北,露枝霜葉紛青紅。
枝頭寂寂少啼鳥,天外隱隱飛征鴻。
60
《贈江宰彥通》 宋·曾豐
富沙耆舊江先生,方冊之中久聞名。
今識其子長安城,中年狀貌老典刑。
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嘗一出清之聲。
臨事不翅水鑒明,未嘗一示明之形。
* 關于摹者的詩詞 描寫摹者的詩詞 帶有摹者的詩詞 包含摹者的古詩詞(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