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攜策的詩詞(181首)
61
《招隱》 唐·汪遵
罷聽泉聲看鹿群,丈夫才策合匡君。
早攜書劍離巖谷,莫待蒲輪輾白云。
66
《喜弟承檢登科》 唐·翁承贊
兩篇佳句敵瓊瑰,憐我三清道路開。
荊璞獻多還得售,桂堂恩在敢輕回。
花繁不怕尋香客,榜到應傾賀喜杯。
知爾苦心功業就,早攜長策出山來。
67
《龍州送人赴舉》 唐·李洞
獻策赴招攜,行宮積翠西。
挈囊秋卷重,轉棧晚峰齊。
踏月趨金闕,拂云看御題。
飛鳴豈回顧,獨鶴困江泥。
68
《訪山叟留題》 唐·李中
策杖尋幽客,相攜入竹扃。
野云生晚砌,病鶴立秋庭。
茶美睡心爽,琴清塵慮醒。
輪蹄應少到,門巷草青青。
69
《約張處士游梁》 唐·譚用之
莫學區區老一經,夷門關吏舊書生。
晉朝滅后無中散,韓國亡來絕上卿。
龍變洞中千谷冷,劍橫天外八風清。
好攜長策干時去,免逐漁樵度太平。
71
《訪朱放山人》 唐·皎然
野人未相識,何處異鄉隔。
昨逢云陽信,教向云陽覓。
空聞天上風,飄飖不可覿。
應非矍鑠翁,或是滄浪客。
早晚從我游,共攜春山策。
72
《生查子》 唐·孫光憲
寂寞掩朱門,正是天將暮。
暗澹小庭中,滴滴梧桐雨¤
繡工夫,牽心緒,配盡鴛鴦縷。
待得沒人時,偎倚論私語。
73
《洛神賦》 魏晉·曹植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 ,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辭賦精選寫人愛情神話
74
《慶清朝(梅花)》 宋·史浩
翠竹莖疏,碧溪流淺,綺窗為爾時開。
依稀遠岸,才見一點寒梅。
冷定半疑是雪,因風還度暗香來。
醉清興,瘦策過橋,黃帽青鞋。
76
《漁家傲》 宋·呂勝己
聞道西洲梅已放。
幾時乘興同尋訪。
稚子攜壺翁策杖。
徐徐往。
青山綠水皆堪賞。
滿月當空川晃晃。
卻呼艇子搖雙槳。
幾陣濃香新醞釀。
波溶漾。
宛然身在西湖上。
78
《定風波》 宋·黃機
短策飄飄勝著鞭。
攜壺與客洗愁顏。
興到為君拼劇飲。
狂甚。
論詩說劍口瀾翻。
畫燭燒殘花影褪。
長鯨要使百川干。
醉處不知誰氏子。
只記。
開窗臨水便迎山。
79
《酹江月》 宋·李好古
西風橫蕩,漸霜余黃落,空山喬木。
照水依然冰雪在,耿耿梅花幽獨。
抖擻征塵,扶攜短策,步繞滄浪曲。
悵然心事,浮生翻覆陵谷。
80
《樂語》 宋·王義山
◎壽崇節致語隆興府
萬年介壽,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寵周臣之宴。
頌聲交作,協氣橫流。
與天同心,為民立命。
* 關于攜策的詩詞 描寫攜策的詩詞 帶有攜策的詩詞 包含攜策的古詩詞(1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