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攜心的詩詞(1134首)

    261 《感懷詩一首(時滄州用兵)》 唐·杜牧

    高文會隋季,提劍徇天意。
    扶持萬代人,步驟三皇地。
    圣云繼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澤酌生靈,沉酣薰骨髓。

    262 《醉后題僧院》 唐·杜牧

    離心忽忽復凄凄,雨晦傾瓶取醉泥。
    可羨高僧共心語,一如攜稚往東西。

    263 《秋夜棹舟訪李隱君》 唐·許渾

    望月憶披襟,長溪柳半陰。
    高齋初釀酒,孤棹遠攜琴。
    犬吠秋山迥,雞鳴曉樹深。
    開門更欹枕,誰識野人心。

    264 《題勤尊師歷陽山居》 唐·許渾

    二十知兵在羽林,中年潛識子房心。
    蒼鷹出塞胡塵滅。
    白鶴還鄉楚水深。
    春坼酒瓶浮藥氣,晚攜棋局帶松陰。
    雞籠山上云多處,自劚黃精不可尋。

    265 《與張道士同訪李隱君不遇》 唐·許渾

    千巖萬壑獨攜琴,知在陵陽不可尋。
    去轍已平秋草遍,空齋長掩暮云深。
    霜寒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
    唯有西鄰張仲蔚,坐來同愴別離心。

    266 《和常秀才寄簡歸州鄭使君借猿》 唐·許渾

    謝守攜猿東路長,裊藤穿竹似瀟湘。
    碧山初暝嘯秋月,紅樹生寒啼曉霜。
    陌上楚人皆駐馬,里中巴客半歸鄉。
    心知欲借南游侶,未到三聲恐斷腸。

    267 《和李相國》 唐·許渾

    巨實珍吳果,馴雛重越禽。
    摘來漁浦上,攜在兔園陰。
    霜合凝丹頰,風披斂素襟。
    刀分瓊液散,籠簌雪華深。
    虎帳齋中設,龍樓洛下吟。
    含消兼受彩,應貴冢卿心。

    268 《贈田叟》 唐·李商隱

    荷筱衰翁似有情,相逢攜手繞村行。
    燒畬曉映遠山色,伐樹暝傳深谷聲。
    鷗鳥忘機翻浹洽,交親得路昧平生。
    撫躬道地誠感激,在野無賢心自驚。

    寺廟

    269 《重陽日示舍弟(時在吳門)》 唐·趙嘏

    多少鄉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開。
    新霜何處雁初下,故國窮秋首正回。
    漸老向人空感激,一生驅馬傍塵埃。
    侯門無路提攜爾,虛共扁舟萬里來。

    270 《自廣漢游三學山》 唐·薛能

    殘陽終日望棲賢,歸路攜家得訪禪。
    世缺一來應薄命,雨留三宿是前緣。
    詩題不忍離巖下,屐齒難忘在水邊。
    猿鳥可知僧可會,此心常似有香煙。

    271 《自廣漢游三學山》 唐·薛能

    殘陽終日望棲賢,歸路攜家得訪禪。
    世缺一來應薄命,雨留三宿是前緣。
    詩題不忍離巖下,屐齒難忘在水邊。
    猿鳥可知僧可會,此心常似有香煙。

    272 《長門怨》 唐·劉皋

    營營孤思通,寂寂長門夜。
    妾妒亦知非,君恩那不借。
    攜琴就玉階,調悲聲未諧。
    將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懷。

    273 《贈胡禪歸》 唐·賈島

    自是根機鈍,非關夏臘深。
    秋來江上寺,夜坐嶺南心。
    井鑿山含月,風吹磬出林。
    祖師攜只履,去路杳難尋。

    274 《江西送人》 唐·曹鄴

    八月江上樓,西風令人愁。
    攜酒樓上別,盡見四山秋。
    但愁今日知,莫作他時疑。
    郎本不住此,無人泣望歸。
    何水不生波,何木不改柯。
    遙知明日恨,不如今日多。
    將心速投人,路遠人如何。

    275 《采桑婦》 唐·汪遵

    為報躊躇陌上郎,蠶饑日晚妾心忙。
    本來若愛黃金好,不肯攜籠更采桑。

    276 《送元遂上人歸吳中》 唐·許棠

    落發在王畿,承恩著紫衣。
    印心誰受請,講疏自攜歸。
    泛浦龍驚錫,禪云虎繞扉。
    吳中知久別,庵樹想成圍。

    277 《正樂府十篇·卒妻怨》 唐·皮日休

    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
    家有半菽食,身為一囊灰。
    官吏按其籍,伍中斥其妻。
    處處魯人髽,家家杞婦哀。

    278 《二游詩·徐詩》 唐·皮日休

    東莞為著姓,奕代皆雋哲。
    強學取科第,名聲盡孤揭。
    自為方州來,清操稱凜冽。
    唯寫墳籍多,必云清俸絕。

    279 《二游詩·徐詩》 唐·皮日休

    東莞為著姓,奕代皆雋哲。
    強學取科第,名聲盡孤揭。
    自為方州來,清操稱凜冽。
    唯寫墳籍多,必云清俸絕。

    280 《太湖詩·入林屋洞》 唐·皮日休

    齋心已三日,筋骨如煙輕。
    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
    連亙三十六,各各為玉京。

    * 關于攜心的詩詞 描寫攜心的詩詞 帶有攜心的詩詞 包含攜心的古詩詞(1134首)
    chengrenyouxi